1.某甲出生在美國,父親是中國人,母親是美國人,父母定居在美國。根據中國國籍法的規定,關于某甲國籍的正確表述是( )。
A.具有中國國籍 B.具有雙重國籍 C.無國籍 D.不具有中國國籍
2.在公民享有的憲法基本權利體系中,最基礎的權利是( )。
A.經濟社會權利 B.人身自由 C.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D.言論自由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時,會議的主持者是( )。
A.大會執行主席 B.大會主席團 C.國家主席 D.委員長
4.我國現行憲法明確規定的公民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權利的情況是( )。
A、見義勇為 B、年老、疾病或喪失勞動能力 C、有特殊貢獻 D、現役軍人
5.我國現行憲法規定行使憲法解釋權的機關是( )。
A、全國人大 B、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 C、全國人大常委會 D、全國人大主席團
6.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下列發明創造中不能授予專利權的是( )。
A.飲料的配方
B.轉基因大豆的生產方法
C.疾病治療儀的制造方法
D.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7.買賣合同不屬于( )。
A.雙務合同 B.不要式合同 C.有償合同 D.實踐性合同
8.下列合同中,當事人不能行使留置權的是( )。
A.借款合同 B.運輸合同 C.承攬合同 D.行紀合同
9.依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下列智力創作成果中不屬于作品的是( )。
A.講稿 B.魔術 C.地圖 D.雜技
10.甲偽造古代貨幣若干,并用偽造的古代貨幣從他人手中購買摩托車一輛。甲的行為構成( )。
A.持有、使用假幣罪
B.詐騙罪
C.偽造貨幣罪和詐騙罪
D.偽造貨幣罪和持有、使用假幣罪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ikeluosi.com/> 解析 題目或解析有誤,我要糾錯。
1.D。【解析】我國不承認雙重國籍,所以第2項是錯誤的。美國采出生地主義,甲具有美國國籍,即不具有中國國籍。 中國采用血統兼出生地標準。
《國籍法》規定,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國,具有中國國籍;但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并定居在外國,本人出生時即具有外國國籍的,不具有中國國籍。父母無國籍或國籍不明,定居在中國,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
2.B。【解析】人身自由是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沒有人身自由,其他權利無從談起。
【考生注意】嚴格說來,人身自由是最基礎的權利的說法比較勉強。但我國一般的教材都是這樣認為的,所以此處遵從通說。
3.B。【解析】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第6條的規定,主席團主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會議的執行主席是主席團互推若干人輪流擔任的。
【考生注意】不要認為全國人大會議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主持,因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全國人大閉會期間的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大開會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不能行使職權。
4.B。【解析】憲法第45條規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喪失勞動能力時可以獲得物質幫助。
5.C。【解析】全國人大只能修改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無權解釋憲法。
6.D。【解析】知識點是不授予專利權的情形。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不屬于發明創造的或者不符合法律規定允許授權范圍的,都不能授予專利權。根據《專利法》:科學發現(非發明);智力活動規則和方法;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普及人類);動物和植物品種(普及人類);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其中,植物和動物品種的生產方法可以獲得專利。依此規定,A、b、C分別屬于產品的方法發明,屬于可授予專利權的范疇。只有D項相當于專利法規定的“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盡管把“診斷”改為“預防”,也同樣不能授予專利權,故該項符合題意。
7.D。【解析】知識點是買賣合同的特征。在合同法中,買賣合同是有特定含義的,其本質特征是轉移物的所有權,對方支付價款。其轉移的標的物一定是物,如果是技術,按照技術轉讓合同處理,不屬于買賣合同。在備選答案中,明顯不屬于買賣合同特征的就是D項,買賣合同當事人一經約定,合同對當事人即產生法律效力,而不是等到實物交付。故正確答案是D項。
8.A。【解析】知識點是留置權的適用范圍。留置權是通過賦予權利人控制標的物的交換價值以擔保債權實現為目的他物權。留置權的法定物權性決定,法律必須明確規定其適用范圍。根據《擔保法》、《合同法》,只有在保管合同、運輸合同、承攬合同、倉儲合同、行紀合同中發生留置權。其他債權關系都不會產生留置權。本題中,A項借款合同的標的物是貨幣,內容是轉移貨幣所有權,故欠缺留置權成立的條件。
【考生注意】:留置權與動產質權不同,主要表現在性質、成立條件和權利實現方式等方面。還要注意留置權與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區別。具體表現在目的、性質、內容、成立條件等方面。
9.B。【解析】著作權的客體作品的范圍。作品是著作權客體,是指在文學、藝術、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創作成果。我國《著作權法》采用列舉的形式規定了所要保護的作品的范圍。本題中,A項講稿作為文字作品屬于著作權保護的作品,C項地圖、D項雜技(2001年修改著作權法確定)等在著作權法中都明確列舉作為著作權保護的作品。只有B項魔術雖然也有創作成分,屬于智力成果的范疇,但著作權法卻沒有列舉,故B項不屬于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
【考生注意】該題不夠嚴謹。《著作權法》規定作品中包括雜技藝術作品。在2002年《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4條對雜技藝術作品的解釋中明確包括雜技、魔術、馬戲等。按照理論上的解釋,魔術、雜技都必須具有創造性,屬于藝術作品范疇時,方可享有著作權。
10.B。【解析】偽造貨幣行為構成犯罪,應當是偽造流通的貨幣,故甲偽造古代貨幣用于騙取他人財物的,只能以詐騙罪一罪定罪處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