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選擇題
1.下列命題中屬于唯心主義的有( )。
A.人的認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而且能通過實踐改變世界
B.客觀世界是人的認識的創造物
C.數學和邏輯是人的理性的自由創造
D.認識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
2.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運用到外交領域和經濟建設方面,形成的方針、政策是( )。
A.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堅持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
B.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
D.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的總方針
3.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注意把握好的問題是( )。
A.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B.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C.必須著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努力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不斷保護和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
D.必須堅持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貫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4.中國的改革開放從優先發展東部沿海地區起步。根據不斷變化的形勢,黨中央又適時提出了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戰略。到2002年,國家在西部開工30多個項目,總投資超過6000億元。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第一批項目總投資額數百億元。到2020年,全國地區發展差異系數(根據各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離散系數計算)將控制在0.747以下。這段材料所體現的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包括( )。
A.縮小地區差距,實現共同發展
B.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
C.堅持東中西部平衡發展
D.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5.青藏鐵路建設部門把保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作為第一任務,嚴格控制施工活動范圍,控制濕地、草甸和草原植被破土面積,做好植被、表土的保護和恢復,防止水土流失。在施工過程中,所有施工范圍內的草皮全部移植到選定場地并澆水養生,在工程完工時移回。環境保護已成為工程質量達標的前提條件。這一事實說明( )。
A.必須堅持以環境建設為中心
B.要處理好西藏植被保護與青藏鐵路建設關系
C.必須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D.速度、質量、效益要統一
6.依照憲法規定,下列職務中連續任職受“不得超過兩屆”規定的限制的是?( )
A.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B.國務院副總理
C.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D.國家主席
7.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下列選項中的哪些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
A.年老 B.疾病
C.生活確有困難 D.喪失勞動能力
8.下列行為載體所承載的行政行為中屬于具體行政行為的是( )。
A.某市政府發布的關于某胡同的拆遷決定
B.北京市政府出臺的奧運會期間交通管制的通告(該通告規定了奧運會期間某些道路在某些時段的禁行以及限制通行的內容)
C.某市政府制定的關于進出該市的車輛的收費標準
D.某部委發布的要求所有的醫院均不得與某企業簽訂某種藥品買賣合同的通知
9.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欲放火燒死王某,因認錯房間,誤將李某燒死。甲仍構成故意殺人罪既遂
B.乙在打獵時,誤將遠處藏在草叢中的兒童當成狐貍打傷,對乙應按實際情況依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C.丙欲殺仇人黃某,即隔窗向躺在椅子中的黃某開了兩槍。沒想到,黃某此前已經被別人殺死了。由于殺的是尸體,丙不構成犯罪。
D.對于行為對象的認識錯誤,要區分兩種對象是否體現相同的社會關系(是否超出同一犯罪構成)而進行分類處理
10.甲的一只羊走失,被乙拾得趕回家中,飼養半月后被甲發現,但乙拒絕返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有權請求乙返還走失的羊
B.乙若返還該羊,有權要求甲給付其飼養牛實際支出的費用
C.甲乙之間發生無因管理的法律關系
D.甲若拒絕給付乙飼養羊實際支出的費用,乙可以留置該羊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ikeluosi.com/>)參考答案
1.【答案】BC。解析:此題有些考生容易把A項也選上。A項不是唯心主義的觀點,恰恰是一種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表明意識的能動作用,可以創造出原來客觀世界不存在的東西。
2.【答案】BC。解析:革命要依靠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設同樣也要依靠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在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又把這個原則運用到外交領域,把獨立自主確定為新中國外交的基本方針,形成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把這個原則運用于經濟建設,形成了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建設方針。因此B、C兩項符合題目要求,應選擇。而A項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堅持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是中共八大確定的經濟建設的指導方針;D項為20世紀60年代確立的發展國民經濟的總方針。因此AD應排除。
3.【答案】ABCD。解析:胡錦濤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必須著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努力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必須堅持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貫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4.【答案】AD。解析:題干主要涉及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發展的問題、地區差距問題和東中西共同發展問題,AD項是這段材料蘊涵的發展觀的精煉概括。題干沒有提到鼓勵東部地區發展的問題,B項被排除;統籌區域發展并不代表東中西部平衡發展,C項表述也不正確。
5.【答案】BC。解析: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完整地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個發展觀的中心是經濟建設,因此首先排除A項。這個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題干論述的事實涉及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問題,具體內容是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的關系,堅持可持續發展,只有BC項是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論述。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統一是經濟建設問題,在題干所述事實中沒有得到體現,D項被排除。
6.【答案】BCD。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79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年滿45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以被選舉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第87條規定:“國務院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第130條第2款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關于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委員等職,并沒有不得超過兩屆的規定,這應當是與中央軍事委員會的特殊性質有直接關系的。
7.【答案】ABD。解析:根據《憲法》第45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國家和社會保障殘廢軍人的生活,撫恤烈士家屬。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排盲、聾、啞和其他有殘疾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故ABD項當選。
8.【答案】AD。解析:抽象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以不特定的人或事為對象所實施的行為。一般以規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現出來,有時也以非規范性文件表現,如針對不特定人或事的一次性適用的決定、通知等。具體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以特定的人或事為對象所實施的行政行為。由此解析可知A、D項中的行政行為屬于具體行政行為,而B、C項中的行政行為則屬于抽象行政行為。
9.【答案】AD。解析:行為人誤把甲對象當作乙對象加以侵害時,就是對行為對象的認識錯誤。對行為對象的認識錯誤要分類掌握:
(1)如果甲對象與乙對象體現相同的社會關系,則行為人的罪名和罪過形態都不會改變。例如甲欲殺死王某,結果殺死了李某,仍構成故意殺人罪,且犯罪既遂。
(2)如果甲對象與乙對象體現不同的社會關系,則行為人的罪名和罪過形態就會不同。例如誤把狗熊當人加以殺害,構成故意殺人未遂;誤把人當狗熊加以殺害,不成立故意殺人罪,如果行為人有過失則成立過失犯罪。
選項A體現了法定符合說,選項B、C都沒有堅持“主客觀相統一”原則,都是錯誤的。
10.【答案】ABCD。解析:物權具有追及效力,甲的羊走失不導致甲喪失對羊的所有權,因此甲可以要求乙返還。甲乙之間發生無因管理的法律關系,乙返還該羊,有權要求甲給付其飼養羊實際支出的費用,如果甲拒絕給付,根據《物權法》第230條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留置已經合法占有的債務人的動產,并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