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常識判斷考點范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ww.ikeluosi.com)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中國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對于節名和節期,想必大家已經爛熟于心了,不過國考和省考中會涉及的節日習俗以及詩句,大家是否有一個自己的知識框架呢?
1、春節
簡介:
即中國農歷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
節日時間為農歷正月初一,節日起源于歲首祈年祭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習俗:
貼年紅(桃符)、守歲、拜年、祭祀、舞獅,吃茶果點心、年糕、餃子、春卷、湯圓。
詩詞:
①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哌m《除夜作》
?、诎氡K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陸游《除夜雪》
?、矍た章渎?,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奶煜椤冻埂?/p>
2、元宵
簡介:
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時間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
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于民間開燈祈福古俗,與佛教東傳有關。
習俗:
節日活動有賞燈、押舟、猜燈謎、耍龍燈、踩高蹺;節日飲食上,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湯圓。
詩詞:
①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诨鹄錈粝∷断拢杌柩┮庠拼挂??!K軾《蝶戀花·密州上元》
?、劢鹞岵唤?,玉漏莫相催。——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3、清明節
簡介: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交節時間在公歷4月5日前后。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習俗:
節日活動有踏青、植樹、放風箏和掃墓祭祖等;北方清明時大多吃冷食,如冷粥、冷面點等,南方部分地區清明吃青團。
詩詞:
?、儋t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S庭堅《清明》
?、诶婊L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③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馈赌咎m花慢·拆桐花爛漫》
4、端午節
簡介: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天中節等,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習俗:
節日活動有劃龍船、放紙鳶、掛艾草菖蒲和拴五色絲線辟邪等;節日飲食為粽子、五黃、咸鴨蛋、綠豆糕等。
詩詞:
?、俨示€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蘇軾《浣溪沙·端午》
?、诟偠缮畋лd冤,忠魂一去詎能還?!獜堮纭逗投宋纭?/p>
③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獪@祖《午日處州禁競渡》
5、七夕節
簡介: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漢,鼎盛于宋代。
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習俗:
拜七姐,祈福許愿、乞求巧藝、坐看牽??椗?、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節日飲食是巧果、酥糖等。
詩詞:
①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赜^《鵲橋仙·纖云弄巧》
?、阢~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羅隱《七夕》
③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钌屉[《辛未七夕》
6、中秋節
簡介: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后來才調至夏歷八月十五日。
習俗: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
詩詞:
?、俳褚乖旅魅吮M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踅ā妒逡雇录亩爬芍小?/p>
?、诠鸹ǜ∮?,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恼髅鳌赌钆珛伞ぶ星飳υ隆?/p>
③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淌狻吨星镌隆?/p>
7、重陽節
簡介:
重陽節節期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并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習俗: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游賞菊、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于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
詩詞:
①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钋逭铡蹲砘帯け§F濃云愁永晝》
?、趶娪歉呷?,無人送酒來。——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勖髂甏藭l?。孔戆衍镙亲屑毧础!鸥Α毒湃账{田崔氏莊》
由于古詩詞內容十分繁雜,這里所列出的詩句是給大家發散思維的,實際做題中遇到陌生詩詞,也可以通過一些比較典型的習俗和物品進行判斷。
【刷題鞏固】
1、下列詩句對應的傳統節日,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偃ツ暝箷r,花市燈如晝
?、谔曳枪P寫,椒酒過花斜
?、垴R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芫湃拯S花酒,登高會昔聞
A、④③①②
B、③④①②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解析】
①該詩句出自北宋詩人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元夜”即農歷正月十五,又稱上元節、燈節,即現在的元宵節。
?、谠撛娋涑鲎阅纤卧娙岁懹蔚摹兑延显罚鑼懙氖亲YR友人春節愉快的情景,時間為正月初一。其中“桃符”即指春聯,“椒酒”指用椒浸制的酒,農歷元旦向家長獻此酒,以示祝壽、拜賀之意。
③該詩句出自唐代詩人宋之問的《途中寒食》,“寒食”,即寒食節,是指清明節前一天,時間為公歷四月五日左右。
?、茉撛娋涑鲎蕴拼娙酸瘏⒌摹斗钆惴獯蠓蚓湃盏歉摺?,“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即重陽節。
因此,正確的排序為春節、元宵節、寒食節、重陽節,即②①③④。
故本題答案為D。
【答案】D
2、下列詩詞與其反映的節日對應錯誤的是:
A、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春節
B、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清明
C、葉落疏桐秋正半,花開叢桂月常圓——中秋
D、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重陽
【解析】
A項,該詩詞出自宋代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意思是東風吹開了元宵夜的火樹銀花,花燈燦爛,就像千樹花開,從天而降的禮花,猶如星雨。該詞描寫的是元宵節觀燈的盛況,選項對應錯誤。
B項,該詩句出自唐代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意思是風吹動空曠野外中的紙錢,紙錢飛舞,陳舊的墳墓重重疊疊,上面已經長滿了綠草。該詩主要描寫的是寒食節、清明節的時候人們思念親人悲涼的心情,選項對應正確。
C項,“葉落疏桐秋正半,花開叢桂月常圓”是一副描寫中秋節景象的對聯,對聯中的“秋正半”恰好指秋天的一半,就是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節,選項對應正確。
D項,該詩句出自唐代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意思是塵世煩擾平生難逢開口笑,菊花盛開之時要插滿頭而歸。該詩句描寫的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的場景,選項對應正確。
本題為選非題,故答案為A。
【答案】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