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2024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土壤次生鹽堿化
http://www.ikeluosi.com 2023-06-30 來源:浙江公務員考試網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范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ww.ikeluosi.com)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土壤次生鹽堿化”。
一、土壤次生鹽堿化的原因
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如過度放牧、過度爆破等活動會破壞土地結構,導致土壤粒子破碎,增大土壤的比表面積,使得土壤對水分吸收和釋放能力發生變化,間接導致鹽堿化。
2、灌溉不當。西北地區許多灌溉質量較差,含鈉、含鹽等物質嚴重超標。
3、氣候變化。氣候變化,如嚴重缺水期間,作物吸收不到充足的水分,導致土壤含鹽量升高。
二、土壤次生鹽堿化的預防與治理
1、養護土地。不過度放牧,避免過度破壞土地結構。
2、合理利用水資源。需充分考慮地下水狀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在遵循基本原則的同時,適當控制水量、水時和澆水方式等。
3、調整作物種植。將適用于該區域的抗鹽作物種植,可有效緩解鹽堿化土壤的影響。
4、化學處理。合理運用化學處理藥劑,通過中和、膜分離、壓濾等方法,將土壤中的鹽分去除。
5、生物治理。利用一些鹽堿土壤微生物對土壤進行治理,例如:將一些鹽堿土壤菌添加入土里形成有機肥料,能夠有效降低鹽堿化土壤。
總之,土壤次生鹽堿化的防治需要采取綜合治理措施,不能單純依靠單一技術手段。
刷題鞏固
1、下列可能出現次生鹽堿化的地區是:
A.水土流失嚴重地區
B.地下水位很高的濕潤區
C.蒸發量較大的旱作漫灌區
D.大量抽取地下水致地面下沉的地區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農業知識。
第二步,土壤次生鹽堿化是由于不合理的人為措施而引起耕作土壤鹽漬化的過程,主要發生在蒸發作用強烈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區。主要因灌排系統不配套,過量灌水,地下水上升至地表附近而蒸發,使土壤母質和地下水中所含鹽分上升而積聚于土壤表層,形成次生鹽漬化。C選項中蒸發量較大的旱作漫灌區比較容易形成次生鹽堿化。
因此,選擇C選項。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