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真題來自考生回憶,僅供參考。
2024年3月2日浙江省考面試真題(綜合類)
第一題:
AI技術對于藝術方面的應用,有的人說很好,AI能造福生活,有的人說可能會形成依賴,你怎么看?
第二題:
一個高新科技產業園設置了一個產業服務區,也就是這個服務區是針對這個高新科技產業園設的,做了很多事,涉及產業形態、人才形態、城市形態,你怎么看?
第三題:
小李高三學習不好,剛畢業想去職業技術院校學習汽修專業,然而母親不同意認為汽修專業賺錢少地位低,你怎么說服小李母親,請進行情景模擬。
2024年3月2日浙江省考面試真題(基層類)
第一題:
2月26日首屆部文生視頻系列動畫片《千秋詩頌》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在生成AI(人工智能)加持下,《千秋詩頌》實現了中華古典詩詞與現代視聽藝術的完美結合。生成AI闖入藝術創作這一人類優勢領域,表現驚艷,刷新人們的認知。有人認為借助生成式AI,人類會不斷豐富藝術創作的路徑和方式,提升創造力。也有人憂慮,生成式AI的高效、強大會使人類在藝術創作領域形成對AI的依賴,最終導致創造力枯竭,你怎么看?
第二題:
紹興公交車上一句“魯迅故里到哉”方言播報,瞬間讓乘客感到這座古城的韻味和風情。在公共服務中增加使用方言在浙江并非個例:A縣為青年干部開辦方言培訓課堂;H市稅務窗口開設“方言服務專窗” ;W市養老服務中心的智能語音機器人可以在普通話與方言之間來回切換……對此你怎么看?
第三題:
年底,某街道團委想準備一個節目參加街道的文藝匯演,但通知發出后,響應者寥寥,以下是幾位干部的反饋:
小趙:這種活動,我不感興趣,別來找我。
小劉:年底事情一大堆,本來就忙不過來了,沒空參加。
小陳:我又沒有什么才藝特長,上了也是當背景板。
小吳:搞這些花里胡哨有什么意義,還不如讓我們多休息。
假如你是街道團委書記,你會如何做他們的思想工作,勸他們參與節目。請現場模擬。
2024年3月2日浙江省考面試真題(行政執法類)
第一題:
在產業高度集聚的H市高新區出現一個新的事物:現代產業社區。它因產業而生,服務對象是社區內的企業與員工,將政務服務窗口引入社區,攜手銀行入樓宇開展惠企活動,多方聯動開發共享會議室、直播間等,助推資源要素共融共享,組織文體競技、相親聯誼等社交活動,為青年員工構建新熟人社會,打造嵌入式幼兒園,讓幼兒和爸媽一起上下班……現代產業社區明顯不同于傳統產業園區和城市社區,是產業業態、城市形態、人才生態的“三態”融合新范式。對于現代產業社區。你怎么看?
第二題:
以下是兩位綜合執法人員的對話。
小周:隊長,地鐵口那幾個燒烤攤又擺出來了。
隊長:唉,上個月剛處理過,當時圍觀群眾還說我們不體恤民生疾苦……
小周:可是非劃定區域確實不能擺攤呀。他們占道經營,油煙又大,好多人投訴過,不管不行呀。
隊長:這些攤主都沒有固定職業,也不容易,管還是要管,關鍵是怎么管。你看山東省淄博市就管得很好,既留住了煙火氣,又實現了文明范。我再想想看。看看怎么辦?
1.隊長的話語反映出基層工作者怎樣的工作作風和情懷。
2.假如你是隊長,下一步你會怎么做?
第三題:
園藝專業果樹方向大四學生小張,在充分調研和反復考量后,決定響應國家和地方鼓勵青年返鄉創業政策,回家鄉創辦胡柚生態種植園,此舉遭到父母的強烈反對。
父親:你放棄保研,大公司不去,偏要回窮山溝,圖啥?國家說鄉村振興,那是國家的事,創業風險多大呀?
母親: 別人沒讀幾年書,都要去大城市打工,而你大學畢業了,反而回家種地,這書讀了有什么用,太丟臉了。
如果你是小張,會如何說服父母。請現場模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