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公務員報考崗位冷熱不均等情況,中國之聲特約評論員于海生做了如下點評:
于海生:我們國家的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實際是在1993年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頒布實施以后,同時引進了并參考了國外一些公務員錄用的好的做法而確立的。
現在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社會進入轉型期,就業(yè)壓力比較大,我們都知道每年我們經常關心大學生的就業(yè)問題。而公務員考試它的考試成本,它的考試門檻都不是很高,而且它錄用程序也是比較公正的,相對公正。這使很多的大學畢業(yè)生以及畢業(yè)過的在基層工作的,各行各業(yè)的其他人將國家公務員考試作為就業(yè)的一個首選的目標。所以我們經常看到一些考試經常是一個職位有好幾百人甚至上千人在競爭這樣一個職位。
媒體和民間往往對這個現象有很多的評論,有人說這是官本位的觀念,也有人說是戀權,我覺得做公務員可能最大的優(yōu)勢只是個人的權利能夠得到比較充分的保障。這可能是很多人愿意去競爭公務員這樣一個職位的主要原因。我們對個人權益的保障包括它的任免、獎懲、升遷、轉崗、退休包括福利、工資待遇的追求無可厚非。而且我認為對公務員這方面權利進行比較好的保障也有利于調動公務員的積極性。對于報考公務員熱的現象,只是大部分人的職業(yè)選擇嘗試而已。并不要把它想得太復雜了,當然它有一些官本位的因素,也有一些可能有些人想通過走仕途給自己帶來這樣那樣的好處,但是只要是正當的去走,都是應該受到鼓勵的。
有些人把公務員考試比喻成新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比高考更嚴峻的,競爭更激烈的競爭。我們對公務員報考熱還是要懷著平常的心去看待它,讓更多的人樹立正確的觀念報考公務員,可以保障個人的權利,也是要為人民服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