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陜西省咸陽市的城市清潔熱情,被一根根小小的煙頭迅速點燃;一個月后,市民在家守著撿拾回來的煙頭不知所措。“煙頭政策”如陣風來得快去得也快,留在咸陽市大街小巷的是尚未冷卻的坊間熱議
10月22日14時左右,陜西省咸陽市民生路附近。
劉愛榮正在她的沙發上閉目養神。這間約十來平方米的值班室,墻上凌亂地貼著舊報紙,劉愛榮的工作是看大門。10月20日之前的這個時候,她常在外活動:撿煙頭。
門口就是交通繁忙的馬路。一輛貨車在路邊停下,司機下車抽了一根煙,隨手將煙頭扔在了地上,甚至沒有踩滅。
“你看,要撿的話很容易。”她說。
“聽說20日以后就不收煙頭了,我也就不撿了。”劉愛榮盤起腿坐在她的舊沙發上,對《法治周末》記者說。
劉愛榮所說的“收煙頭”,是咸陽市從9月中旬開展的“全民撿煙頭兌換5分錢”活動。媒體報道稱,咸陽市政府已回收700多萬個煙頭,兌付十幾萬元。
此次鼓勵市民撿拾煙頭活動,是咸陽市開展“糾陋習、創國衛,共建國際化大都市”百日集中整治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
咸陽市秦都區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領導小組辦公室文件顯示,鼓勵市民撿拾煙頭活動從9月20日持續到10月30日,同時進行的還有秋季滅鼠活動,每消滅1只老鼠獎勵1元錢。
《法治周末》記者采訪得知,10月20日前后,秦都、渭城兩區多數街道辦事處結束了回收煙頭的行動。另有報道稱,秦都區渭陽西路街道辦事處早于10月8日就停止了回收煙頭。
但在10月26日,當地媒體報道稱:針對近日有媒體稱“撿煙頭”的活動因為遇到一些問題而面臨終止的說法,10月25日上午,咸陽市雙創辦緊急召開會議,重申“百日集中整治活動通知要求”,要求有關部門繼續實施“撿一個煙頭兌換5分錢”活動至少持續到12月30日。
資金困窘
咸陽市倡導該活動時,要求以鎮辦(街道辦事處)為單位兌付,但是并未說明錢從何來。各街道辦事處處于沒有足夠資金繼續支持該項活動的尷尬
渭城區民生路上,老人們不再拎著口袋找煙頭,一些人在街邊的麻將桌上開始了下午的娛樂。“沒利了。”一位坐在輪椅上曬太陽的老人說,“誰還撿呢。”
秦都區吳家堡街道辦事處一位工作人員向《法治周末》記者解釋,活動停止的原因是:“困難,錢。”
但咸陽市“雙創”辦工作人員吳向田告訴《法治周末》記者,活動停止的原因是沒有人交煙頭了,街道已經被撿拾干凈。
在市民梁賢義看來,“這個價錢太高。一個5分錢,我等于撿錢呢”。梁賢義表示,“創衛”可以把價錢稍微調低一點,況且,老人撿煙頭一方面是鍛煉身體,一方面也有樂趣。
“一兩分錢就可以了。”他向《法治周末》記者表示。
梁賢義的想法不是沒有道理。煙頭數量之多出乎意料,這給經濟能力有限的街道辦事處帶來了尷尬。
秦都區雙創辦在相關文件中規定:各鎮“向送交煙頭和老鼠尾巴的市民群眾兌付獎金,要切實做到及時足額兌現”。然而,秦都區一位官員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咸陽市倡導該活動時,要求以鎮辦(街道辦事處)為單位兌付,但是并未說明錢從何來。
據了解,秦都區吳家堡街道辦事處兌付的煙頭款為四萬五千九百多元,但是秦都區財政劃撥的款額為1萬元。辦事處借錢兌付了3萬元現金之后,尚有1萬5千元無法兌付。只能是將交煙頭居民的聯系方式記下來,財政困難解決之后再予以支付。
為了不影響活動繼續進行,秦都區雙創辦正在從區財政為各街道辦事處爭取資金。
事實上,同樣的難題,也困擾著渭城區。各街道辦事處處于沒有足夠資金繼續支持該項活動的尷尬,“等上面撥錢”。吳家堡街道辦事處負責人說。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平均每個辦事處1萬元,秦都區所轄參加撿煙頭活動的辦事處為10個,需要資金10萬元。且這些資金尚未全部撥付到位。渭西街道辦事處兌付較多,秦都區財政為其已撥付3萬元,為吳家堡街道辦事處撥付1萬元,其余街道辦事處的活動資金均是部分到賬。
“這兩年搞雙創區里投入很大,我們(資金)也緊張。”該官員說。
10月20日前后,原計劃為期40天的撿拾煙頭活動截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