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海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就“染色”饅頭向市民致歉,并表示在查處過程中“堅決不護短”。在當天舉行的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問題饅頭查處情況專題匯報會上,上海市食品安全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王龍興表示,饅頭是老百姓最基本、最普遍的食品之一,出現“染色”饅頭并流入多家超市銷售,“我們對不起上海人民,相關部門有責任舉一反三、嚴格查處,堅決不護短。”(4月14日新華社 )
在筆者看來,上海食安辦這番因出現“染色”饅頭并流入多家超市銷售而“對不起人民”的致歉話語很深刻。
人們常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保障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上海出現“染色”饅頭并流入多家超市銷售,固然與不法經銷企業身上沒有流淌“道德的血液”有關,但政府監管部門的監管措施滯后、監管機制不完善也是原因之一。試想,如果連基本的食品安全、尤其是老百姓最基本、最普遍的饅頭食品安全都保障不了,何談民生?政府監管部門的職責又何在?這是值得深刻反思的
正因為此,筆者感到,上海食品辦負責人一番饅頭是老百姓最基本、最普遍的食品之一,出現“染色”饅頭并流入多家超市銷售,“我們對不起上海人民”的致歉話語,就是最深刻的反思。因為這種反思以對人民負責的態度,用中懇的語言,表達了上海市政府治理食品安全的誠意和決心。用上海市長韓正的話說,“問題饅頭”案件一經查實,要嚴肅依法處理,要進一步完善上海食品安全保障體制和工作機制。
值得稱道的是,出現“染色”饅頭以后,上海市政府沒有停留在單純的致歉反思層面上,而是迅速落實到行動上。從14日召開的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問題饅頭”查處情況專題匯報會上獲悉,上海正對“問題饅頭”抓緊查清事實,依法從嚴懲處,由聯合調查組牽頭,組織各相關部門深入調查,一查到底。13日,市質量技監局吊銷了生產“問題饅頭”的上海盛祿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食品生產許可證,市公安機關對葉維祿等五名犯罪嫌疑人依法予以刑事拘留,全市下架問題饅頭3.2萬個。上海質量技監部門、工商部門以及食藥監部門等都將有所行動,全面開展專項整治,查找監管漏洞,研究建立長效機制,努力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同時,上海食品安全辦公室將牽頭對生產、流通、消費環節專項整治進行督察,檢查與梳理各環節規范以及監管的漏洞,重點是生產環節監管、流通準入制度、過期食品回收銷毀等,制定切實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加強管理和監督,真正實施責任追究,從根本上杜絕隱患。
這些措施和行動讓筆者感到,只要黨和政府堅持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只要“相關部門有責任舉一反三、嚴格查處,堅決不護短”的態度和決心,類似于“染色”饅頭的食品安全問題并不難治理,重塑民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也就不在話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