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決定是否向某一募捐組織捐贈款物時,您比較關注的是什么?30.4%的人看重募捐組織的公信力,33.2%的人關注捐贈款物能否得到善用,24.5%的人關注捐贈之后能否得到充分的信息反饋。這是上師大《地方慈善立法中的若干問題研究》課題組所進行的上海市募捐立法問卷調查中的一組結果。調查顯示,募捐組織具備公信力、妥善使用資金和信息公開透明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調查對象中,九成人都參加過公益募捐活動,其中最經常參加的是單位組織的募捐活動,達到23.7%;參加紅十字會、慈善基金會等組織的募捐活動人數占20.9%。課題組認為,這說明本市募捐領域的市場化程度較低,單位、社區主導色彩還較為濃厚。調查對象認為,應該由紅十字會、慈善基金會和社會團體實施募捐活動的人數占到一半以上,“這一數據與前面募捐市場的實際情況形成明顯對比,說明人們已經認識到募捐市場應該轉型,由以單位、社區為主,轉向以慈善組織為主。”
八成調查對象認為,公益性社會團體可以向社會公開募捐,但人們對募捐社會團體的公益性、合法性、正規性、民間性提出了要求。44.7%的人認為公益性社會團隊可以向社會公開募捐,但前提必須是公益性的。大部分人都反對企業和個人直接開展募捐活動,這一比例高達74.1%。
調查對象中的大部分人都關注募捐組織本身的運營行為,關注其活動的合法規范,只有7.3%的人關注募捐組織的工作成本,而關注能否取得抵扣稅款發票的人更少。調查分析可以看出,相對于工作成本和稅款抵扣,人們更關注募捐組織的公信力、資金使用和信息公開情況。這是募捐立法時應關注的重點動向,把立法的重點放在募捐組織的公信力、資金使用和信息公開情況,而不是糾纏于工作成本和稅收抵扣環節。
對本市的募捐活動,有28.2%的調查對象感覺“信息公開不夠”,還有25.1%的人感覺重“募”不重“用”,募集款物的使用情況很難知曉。課題組認為,建立從基本信息、募捐方案、募捐情況、募集財產使用情況到年度財務審計信息的公開以及監管信息公開的募捐組織信息公開體系非常重要。18.6%的人認為政府應當督促募捐組織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及時公開有關募捐信息。公眾對募捐款物使用情況很關切,希望募捐組織規范、高效地使用募集到的資金;20.7%的人認為政府應當加強對募捐活動開展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查處違法行為,16.9%的人認為政府應當受理投訴、舉報,并及時核實、處理。
此外,公眾認為本市募捐活動中還存在開展募捐活動的主體過多、捐贈渠道不暢、攤派或變相攤派時有發生等問題,20.9%的調查對象認為政府應當建立專門的信息平臺,為募捐組織公布、捐贈人查詢有關信息提供服務。
在對本市募捐立法有何期待和建議中,“加大信息公開的力度”最受關注,人數最多,比例為28.6%;“有效規范本市的募捐活動”排在第二,比例為26.4%;“鼓勵捐贈,保護捐贈人、募捐組織和受益人的合法權益,明確開展募捐活動的主體”緊隨其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