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網帖稱四川省平昌縣喜神鄉三官村小學今年擴建、新修的教室,耗資15萬元,投入使用17天就成危房,事后村委還強迫村民每人交100元重建學校。當地鄉政府、校方及縣建設局人士均稱,自然災害是導致房屋出現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平昌縣紀委表示,他們正著手調查此事,結果將在網上公布。(12月21日《今日早報》)
校舍倒塌后,相關負責人給出的調查原因是因為山洪所致,這有些匪夷所思,學校的校舍即使再簡單,那也是一項工程。作為一項工程,沒有理由像溫室里的花朵,經不得一點風雨吧?因此,這理由雖說冠冕堂皇,但縱使有天災因素,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工程質量的低劣。事實也是如此,雖然該校表示擴建和新建教室“經相關部門驗收合格”,但該縣建設局房屋安全鑒定辦公室白主任卻坦承,像這樣的農村建房,“確實也有很多不會走正規程序”。
為什么不走正規程序?一方面來說,現在的工程屬于層層承包,人人想著節約,人人想著掙錢,而且是盡可能地多掙,至于工程質量,很多時候是錢在說話。當錢成為主旋律的時候,良心也就隨之泯滅,再指望能造福子孫萬代,只能是緣木求魚。這樣,在利益的驅動下,承包商們沒了良心,工程監理們忘了行業道德,出現豆腐渣工程也就不足為奇了。另一方面,加固校舍屬于“看不見的政績”,領導們不重視,各種管理部門不屑亮出手中的“監管之劍”,那些本應是良心工程的工程自然也就沒有了良心。
很多時候,房屋倒塌現象與工藝水準沒啥大關系。拿建筑科技來說,我們的橋梁建筑工藝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目前仍然屹立在我國各地的無數古橋就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我們的祖先相比,我們有著先進的科學技術,我們沒有理由不如祖先。但是,我們卻缺少了老祖宗的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