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人而言,龍年春節長假的休止符都落在大年初六,但云南省瀘西縣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似乎不在此列。據云南網2月1日報道,一些去瀘西縣政府機關辦事的民眾反映,大年初七那天,各單位紛紛放起了“開門炮”,卻不見正式上班的跡象。瀘西縣政府值班人員稱,正月十五以后才收假。瀘西縣下轄的10個鄉鎮政府,有的到2月16日才收假。對于“超時放假”,值班人員的解釋是:基層單位由于平時工作很忙,沒有什么假期,所以才在春節的時候放這么長的假。
近年來,每年春節長假結束后,總有一些政府機關或明或暗地超時放假:只安排少量工作人員輪流值班,大部分人員仍在“過節”。盡管不少媒體刊發報道,點名批評一些人和事,甚至有人因此受到了相應處罰,但局面未見有根本好轉。
“超時放假”現象很普遍
盤點一下近期新聞,不難發現“超時放假”現象很普遍,一些基層單位的情況尤為嚴重。
1月31日,春節長假后上班的第三天,有媒體記者在陜西省大荔縣有關部門采訪時看到,在正常上班時間,縣政務大廳竟變成一座“空城”,三個便民窗口只留一人值班。而大荔縣土地局只有三個辦公室有人值班,其他辦公室都是大門緊鎖。
據報道,在江西省上饒、橫峰、弋陽等地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或唱“空城計”,或十幾個服務窗口前只稀稀拉拉坐著一兩個人。
有的地方政府機關沒有超時放假,但機關干部遲到早退問題嚴重,而且,少數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仍沉迷于節日的氣氛當中,上班時間看電影、玩游戲、打麻將。2月3日,有媒體記者從河南省漯河市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春節上班后,該市一些單位個別公職人員工作時間炒股、看電影、玩游戲,甚至到休閑娛樂場所洗浴按摩,被暗訪人員逮個正著。
1月31日,有網絡稱廣東省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崗分局南灣市場監管所所長黃耿飚上班時間組織工作人員打麻將。面對媒體采訪,黃耿飚承認1月30日的確在上班時間打麻將。據知情人透露,上班時間領導帶頭在辦公樓內打麻將,從大年初七一直打到元宵節,已經成為一種傳統。目前,黃耿飚已停職接受檢查。
暴露出一些政府機關工作人員自由散漫的工作作風
“一些政府機關節后的種種亂象,暴露出一些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自由散漫的工作作風,同時也折射出他們服務意識淡薄。”2月5日,中央黨校教授陳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政府部門閉門謝客,使那些有急事要辦的企業和個人遭受低效率的折磨,甚至可能誤事。
天津大學廉政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閆東玲指出,某些政府機關的如此表現,還會嚴重損害政府機關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如果這種工作作風不能從根本上加以改變和治理,將會引發更多的社會問題。
有輿論認為,一直以來,一些機關公務員平時上班無所事事,諸如上班聊天、玩游戲、炒股等作風頑疾得不到根治,跟這種“過大年”的心態有很大的關系,甚至是這種作風的延續。
陳述認為,自由散漫的工作作風經常化會帶來很大危害,導致政府機關無法正確依法履行政府職能,從而引起群眾對政府機關的不滿,繼而產生對政府的不信任。
“還會導致公務人員自我約束不足,產生工作效率低下、失職瀆職等情況,甚至會誘發腐敗行為。”閆東玲不無憂慮地說。
完善監督機制,提高政府機關干部服務意識
近年來,不少地方、部門已經意識到春節過后的“懶”、“散”、“冷”等不良工作作風帶來的負面影響,紛紛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效能建設、作風整頓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門,這種“懶”、“散”、“冷”現象仍然存在。
在受訪專家看來,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地方和部門的公職人員服務觀念和法治觀念滯后與缺失,對于“服務性政府”這一自身定位認識不足,把制度和規范當成擺設,效能建設、作風整頓走過場、搞形式主義。二是對政府機關行政權力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
“機關工作作風建設不僅需要媒體來監督,更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加大監督和管理力度。”閆東玲說。
如何改變這種狀況?陳述認為,要提高政府機關干部的服務意識,實現地方政府的全面轉型,從“經濟建設型”向“公共服務型”轉變。
閆東玲給出了兩點建議:一是加強領導,實施“一把手”工程,狠抓制度落實,切實提高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完善監督制約機制,建立動態監管、定期督查、臨時抽查等常態化管理機制。對于出現的問題,要嚴格執行問責制,不僅要嚴肅處理當事人,也要追究單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失職失察的責任,以起到懲戒警示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