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進入了干部選拔考題,這事發生在浙江臺州市天臺縣。遺憾的是,310份答卷中,約60%的考生在微博寫作時超過140個字,有3人交了白卷。這表明,很多基層干部對微博還處于未知狀態,更遑論通過微博“吆喝”政務、展示自己?
微博作為一個以新技術為載體的新媒介,短短幾年內用戶數已突破3億。而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已使中國網民數量達到5.38億,手機網民規模達3.88億。在這海量的民眾面前,在海量民眾所形成的公共輿論場面前,任何一個追趕時代腳步的人都不會無動于衷。
應當說,各級政府部門都在積極應對。從網絡問政到網絡回應,都在試圖與網絡保持熱絡聯系。迅速崛起的政務微博,成為微博應用一個引人注目的焦點。與此相適應,考察微博、用電腦、上網等,則日益成為對干部的一個基本要求。今年6月廣東省21個地級以上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參加計算機和網絡應用技能考核,即是一例。
然而不能不承認,在互聯網、微博、“手機終端”日益成為社會公眾的一種“在線生活”時,在這幾大新媒介日益成為輿論發生地和輿論焦點時,卻還有一些干部處于未知、半知狀態,還需要通過制度性的培訓以彌補技能缺失,這不能不是一個更令人深思的話題。
這些新媒介的出現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如果干部們抱持愿意接受新事物的態度,從其誕生之初即進入,或在其風生水起時加入,也不至于迄今仍對它們一知半解。在相當意義上說,正是這種新媒介素養的缺失,使一些干部無以應對,在新媒介的聚光燈下,或笨拙,或無知,或顢頇,或彪悍,徒貽人笑。
對于干部來說,走在時代前列,帶領民眾前進,發揮表率帶頭作用,這些要求是其鮮明標識。當干部成了時代的落伍者,他們的標識又在哪里?
新技術媒體的發展一日千里,并不會因干部的未知而放慢發展腳步,民眾也不會等待干部。在這樣的情勢下,干部們不但要追趕上來,更要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發揮應有的作用,任務并不輕、難度并不小。
浙江的微博考題不過是“為天臺縣的香魚節進行吆喝”,“文字生動有創意、能吸引眼球的”的要求更是鮮有人達到。牛刀小試,已顯干部的如許不足,在真正的微博輿論場,又豈會是這樣的小考?如果在微博中失聲,處于被調侃、批判的境地;如果沒有能力發聲,說出的話沒人聽;如果不能展示自己的形象和公信,引領和引導輿論,那么,這樣的干部在新媒介中恐怕就無立身之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