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今年不發行500元或1000元“大鈔”
“今年下半年可能會發行500元或1000元大面額人民幣。”中國農業銀行總行高級經濟師何志成此話一出,立刻引發熱議。
記者上午聯系到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下半年不發行大面額貨幣。
事件
銀行人士預測 下半年發行千元人民幣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5%,創年內新高。
面對CPI的上漲,有媒體報道,何志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CPI的回升,不妨礙寬松政策的實施,對中國來講,CPI低于3%是低通脹,低于2%就是通縮。
他預測,后續推出的刺激政策中,今年下半年可能會發行500元或1000元大面額人民幣。
影響
第六套人民幣圖樣 引發網友熱議
何志成的預測消息發出后,微博、微信朋友圈中開始盛傳“第六套人民幣”圖樣,其中包含印有“龍騰”圖樣的粉色1000元大額幣種及印有領導人頭像的褐色500元幣種。
記者搜索發現,關于發行500元或1000元面額的人民幣,前兩年曾有過爭論,上述“第六套人民幣”圖樣在2013年時就在網絡中流傳。
此前也曾有多名政協委員提案建議發行大面額人民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降低貨幣流通成本。
追訪
央行:下半年不發行大面額貨幣
針對經濟師觀點引發的熱議和關注,昨日,農業銀行總部相關人士表示,何志成的觀點不代表農行的觀點。
《北京日報》報道,何志成接受該報采訪時否認預測將發行大面額貨幣一事。截至發稿,何志成未對本報記者作出回應。
今天上午,央行營管部相關負責人稱,目前尚未接到下半年將發行500元或1000元人民幣的通知。
隨后,央行總部相關負責人也證實,目前沒有下半年發行大面額貨幣的計劃。
解讀
CPI處于低通脹 不用發行大鈔
大面額貨幣發行被炒作多次,央行也多次出面進行辟謠。究竟哪種情況下應該發行“大鈔”?
今天上午,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金融教授葛紅玲告訴《法制晚報》記者,在一定時期內,通脹程度決定了政府是否需要發行新貨幣,而以目前的CPI水平,僅僅是處于低通脹狀態,“雖然物價在上漲,但基本都控制在了3%以內,并沒有達到要發行500元面額或1000元面額人民幣的程度”。
葛紅玲同時稱,現在貨幣正在向無紙化發展,如電子貨幣、移動支付等,發行大面額的貨幣反而可能帶來不便。
《中國人民銀行年報2013》昨日發布,央行指出,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業務活動經常突破現有的監管邊界,進入法律的灰色地帶,可能觸及非法集資、非法經營等“底線”。
年報顯示,截至2013年末,全國范圍內活躍的P2P借貸平臺已超過350家,累計交易額超過600億元。一些互聯網金融企業片面追求業務拓展和盈利能力,采用了有爭議、高風險的交易模式,也沒有建立客戶身份識別、交易記錄保存和可疑交易分析報告機制,容易為不法分子利用平臺進行洗錢等違法活動創造條件。
由央行牽頭相關部委,已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與監管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將研究制定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社會觀點:
向松祚:建議發行500元或1000元鈔票不可取
新浪認證資料顯示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長”的向松祚3月12日在微博稱,建議發行500元或1000元大額鈔票不可取。
向松祚表示:“建議發行500元或1000元大額鈔票不可取。中國應該大力推行電子支付、信用卡支付、個人支票。尤其應該大力發展個人支票。”
大面額人民幣擁有多種優勢
全國政協委員宗立成在2012年兩會提案中,建議發行500或1000元大面額人民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降低貨幣流通成本。
在宗立成看來,目前人民幣最大面額偏小,已不能滿足經濟總量的急劇增長,發行500元或1000元人民幣的時機已經成熟,大面額人民幣擁有多種優勢和好處。
第一便于攜帶,其次減少流通環節的時間,提高效率,第三節約紙張,符合環保、節能減排的要求,符合現在我們的國策。
中國電子付費系統仍沒普及,不管是在城市,還是農村,現金需求量依然很大。
發行大面額人民幣可能引發通貨膨脹?
宗立成表示,以銀行自動取款機為例,每個加鈔盒一般可放幾百張最大面額的紙幣,在正常營業時間內一天數十人提款,一個提款機只能供應半天,如果銀行每天往提款機放兩次錢,無形中增加人力、物力投入。宗立成委員每次介紹自己這份提案時,都會有金融界專業人士質疑,認為發行大面額人民幣可能引發通貨膨脹。
宗立成說,紙幣面額大小與通貨膨脹沒有必然聯系,根據經濟增長、居民收入等因素,中國可酌情先發行500元面值的人民幣,再根據情況發行1000元面值的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