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善人權不是迫于外界聒噪,不是要做給誰看和證明給誰看,而是一步步按自己的方式辦好自己的事,為的是國人自己的福祉。
在23日舉行的《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中期評估總結會議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蔡名照表示,經過兩年多時間的工作,本期行動計劃各項目標任務得到較好落實,大部分量化指標已完成一半甚至更高。
中國作為世界上擁有十三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體現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愿望。通過一步一個腳印地落實該計劃,中國把尊重和保障人權落到了實際行動,特別是政府工作中去。
習近平主席在同美國總統奧巴馬就人權問題溝通時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人權事業取得巨大成就,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在人權問題上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李克強總理在訪英期間回答關于中國人權的提問時稱,“中國憲法明確說中國尊重和保護人權。為了尊重和保護人權,中國人民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特別是首先保證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30多年來讓6億人擺脫貧困。”
一直以來,中國的人權狀況屢遭美英等西方國家攻擊,美英提及中國人權問題時充滿了傲慢與偏見。在李克強總理訪英時,雖然中國大陸媒體不約而同奔走相告“中英簽署超300億美元大單”的捷報,但是英國媒體卻更愿意拿人權問題攫取眼球和關注度。
在今年“世界人權日”,盡管美國因多名黑人被警察槍殺和監獄酷刑飽受全世界的指責,美國務卿克里和美駐華大使鮑卡斯仍盛氣凌人地發表聲明,“對中國人權狀況表示關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回擊稱,沒有任何國家在人權問題上十全十美,中國不做別國的“教師爺”。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副主任柳華文表示,“中期評估結果表明,本期各項目標和任務都得到了良好的實施,特別突出的是在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
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方面,提前實現了制度性全覆蓋;首次實現了城鄉按照相同人口比例選舉全國人大代表;并在今年廢除了勞動教養制度。另外,在減貧、教育等
多項指標完成了計劃的要求,并提前完成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要求。” 有了這些成就,任何抹黑都變得毫無意義。
中國與西方在人權問題上的爭論焦點在于西方人權主張的普世性。西方主張人權高于主權,認為以自由主義價值為核心的人權制度可以在任何地方發展。中國是
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同時又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多民族國家,各地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平衡。中外史學界都認為,中國是唯一沒有文化斷層的國家,任何外
來文明到中國都是被兼容并蓄。
同理,西方所謂的人權標準,只有與中國的國情相結合,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權益問題,才是真正的尊重人權。
在人權問題上,作為中國人,我們一定要有自信,腳踏實地落實《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剩余的目標。中國的人權進步有目共睹,中國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離民族復興如此之近。我們不能唯西方馬首是瞻,充當西方人權的傳聲筒。
中國人權,身正不怕影子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