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老張是某個市級機關的正處級干部,那么現在他必定處在如下“約束”中:辦公室面積必須在24平方米以下;原先可能有的專車也必須取消;逢年過節若想給親友寄個賀卡,也只能自費購買、自費郵寄;想給子女大肆操辦婚慶典禮,更是絕對不允許的……如此嚴格的要求,正是“十二五”規劃以來的新氣象。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回首“十二五”,一個重要的社會現象便是——領導干部們多了不少約束,有了實打實的“硬杠杠”。從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到狠剎節慶期間公款送禮、贈送賀年卡、明信片、年歷等物品的不正之風;從嚴肅整治“會所中的歪風”,到5年內各級黨政機關一律停建樓堂館所;從推行公務卡制度,到改革公務用車制度……這些變化彰顯著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越來越嚴,領導干部們也經歷著大的轉變,部分人甚至感到“有些不太自在”。
不單如此,整個“十二五”期間還出臺了多項法規、條例,來約束、引導各級領導干部的行為。特別是十八大以后,中央先后出臺了《關于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關于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等禁令,對黨員和領導干部的工作作風進行了嚴格規范。
過去五年,中央還從其他方面對領導干部進行了規范。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全面依法治國,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這要求領導干部更加具有法治思維,接受憲法和法律的約束。此外,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還印發了《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對領導干部的生態責任有了追責制度。而《關于進一步規范黨政領導干部在企業兼職(任職)問題的意見》、《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等文件的印發,也對黨政領導干部在企業兼職、干部選拔任用方面做出了嚴格而明確的制度性規范。
關進制度籠子里的權力才能更有為。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反復證明,一個強大國家或組織的背后,必定有一群作風優良的領導干部隊伍。而如何既充分調動領導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同時又能對他們的權力有所監管,則是決定發展成敗的關鍵。這些“硬杠杠”、“硬規定”,實際上正是權力的“防腐劑”和“制動器”。
有所敬畏,才能有所作為。領導干部頭頂上的“硬杠杠”根本不是什么“緊箍咒”,而是更好為人民服務的規范和標準。某種意義上,也是領導干部清白為官、干凈做事的“護身符”。對于老百姓來說,領導干部們的“不太自在”,反倒拉近了與民眾的心理距離。領導干部的種種不便,在老百姓看來卻是特權的消失。在這樣的情況下,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才能真正在老百姓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唯有止于至善,方能不斷提升。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和國家正面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重任,這都需要一支能奮斗、敢戰斗的領導干部隊伍沖鋒在前。而要確保這支隊伍遵守法律法規,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這些“硬杠杠”不僅不可或缺,還必須持之以恒地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