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幫助考生提升申論答題水平,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ww.ikeluosi.com)特別推薦申論熱點解讀“民營企業發展!”希望考生閱讀本文,對申論熱點的把握有一定的幫助。
【熱點鏈接】
“民營企業對我國經濟發展貢獻很大,前途不可限量”“任何否定、弱化民營經濟的言論和做法都是錯誤的”“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在不同場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肯定民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關懷備至,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視與支持。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民營企業在推動發展、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和擴大開放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我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活力和創造力,充分發揮民營經濟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的重要作用,2019年12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印發,圍繞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民營企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健康發展作出一系列部署。《意見》的出臺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制度保障,注入強勁動能。
【公考角度解讀】
[提出觀點]
準入難、融資難、回款難、中標難、維權難、轉型難等一些發展中的困難、前進中的問題、成長中的煩惱仍然困擾著民營企業,影響民營企業的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完善有關制度,出臺切實管用的政策舉措加以破解。
[權威論述]
民營經濟的歷史貢獻不可磨滅,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營經濟的言論和做法都是錯誤的。——習近平
我國經濟發展能夠創造中國奇跡,民營經濟功不可沒!——習近平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習近平
創新創造創業離不開中小企業,我們要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創造更好條件。——習近平
所有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習近平
[重要性]
發展民營經濟是推動經濟體制改革的必然選擇。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但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勞動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無法得到有效調動,勞動生產率低下,生產力發展受到很大束縛。只有推動經濟體制改革,實現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才能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促進經濟快速發展起來。
發展民營經濟,是推動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一步。民營經濟既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又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促進了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環境形成,促進了營商環境優化和政府職能轉變,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健全。因此,發展民營經濟是推動經濟體制改革的必然選擇,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客觀要求,是充分調動和激發勞動者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有效舉措。
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我國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政府職能轉變、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國際市場開拓等發揮了重要作用。一些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推動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為探索基本經濟制度有效實現形式作出了積極貢獻。因此,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民營經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主體。民營經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主體。近年來,我國民營經濟發展質量不斷提高,越來越多地進入高新技術領域和新興領域,部分企業已經在高新技術、新業態等細分領域處于領跑地位。一些民營企業堅持自主創新,瞄準高端市場,推出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產品和服務,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進行了成功探索,有效滿足了社會需求。廣大民營企業家把握時代大勢,堅定發展信心,心無旁騖創新創造,踏踏實實辦好企業,必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的關系]
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我國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表現在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良性競爭、相互協作、共同發展上。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民生改善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同時,我國民營經濟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主體,也是我們黨長期執政、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在市場上良性競爭、相互協作、共同發展,形成了互補的經濟結構。目前,國有企業主要集中在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基礎設施以及前瞻性戰略性產業,民營企業則主要分布在一般競爭性領域;形成了改善經營、積極創新的動力——國有企業持續深化改革、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不斷增強活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民營企業努力改善經營管理,不斷提高企業的經營能力、管理水平、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還形成了促進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強大合力,推動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
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還表現在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在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中,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相互融合,既可擴大民間投資、推動經濟發展,又可加快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實現優勢互補,提升企業競爭力。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企業改革重組中,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平等合作,重組企業的股權結構按照相關規定、根據具體情況由各方協商確定。實踐證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利于國有經濟形成新優勢、增添新活力,有利于民營經濟借助國有經濟平臺更快成長。混合所有制企業探索實行員工持股,還能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促進實現共同富裕。
[面臨困難]
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被民營企業家形容為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
從外部看,全球經濟復蘇進程中風險積聚,民營企業占我國出口總額的45%,一些民營出口企業必然會受到影響;
從國內看,我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必然給企業帶來轉型升級壓力,部分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是難免的,是客觀環境變化帶來的長期調整壓力;
從政策環境看,我們出臺的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很多,但不少落實不好、效果不彰。
從企業自身看,有的民營企業經營比較粗放,存在不規范、不穩健甚至不合規合法的問題,在加強監管執法的背景下必然會面臨很大壓力。
[參考對策]
一是著力優化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堅決破除制約民營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各類障礙和隱性壁壘,切實消除在準入許可、經營運行、招投標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
二是著力完善精準有效的政策環境。聚焦民營企業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健全政策體系,完善政策執行方式,破解融資難融資貴等突出問題。
三是著力健全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堅持執法、司法等各環節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民營企業家的人身、財產合法權益,為民營企業家創造更多安全感。
四是著力推動民營企業改革創新。支持引導民營企業不斷加強制度建設,主動進行結構性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激發改革創新動力。
五是著力促進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引導民營企業筑牢守法經營底線,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引導民營企業家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
六是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轉變政府職能,提升政府服務意識和能力,暢通民營企業與政府的溝通渠道,理直氣壯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七是著力推動支持民營企業各項政策落地見效。實現民營經濟長期高質量發展,除了要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民營企業自身也要不斷改革、積極創新、規范經營、練好內功。前者是外部制度保障,后者才是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因和動力源泉。
【文章素材】
[精彩標題]
1.為民營經濟厚植法治保障
2.改革創新為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3.優化市場環境讓民營企業公平競爭
[精彩開頭]
示例一
法者,治之端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主要在于:通過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以產權保護激發生產力;通過法治規范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在法治框架內調整各類市場主體的利益關系;通過法治構建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打造出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事實證明,以法治架起“防護網”、豎起“邊界線”、托起“公平秤”,方能護航民營經濟行穩致遠。
示例二
民營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組成,改革開放40年,我國經濟發展能夠創造中國奇跡,民營經濟功不可沒。然而一段時間以來,一些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面臨著“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三座大山。而如何搬走“三座大山”、破解發展難題是實現民營經濟更大發展的關鍵。
[精彩結尾]
示例一
民營企業是在改革開放中成長壯大的,全面深化改革為民營企業創造著更好的機遇。從制度層面著手,用改革的方法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就能不斷增強民營企業獲得感,為中國經濟航船揚帆遠航提供不竭動力。
示例二
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民營經濟是重要增長動力。某種意義上,構建“親”上加“清”的新型政商關系,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涌流,讓民營企業創造活力充分迸發,是一場發令槍已經打響的、賦能民營經濟的大競賽。
資料來源:
人民日報:正確看待民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 藍蔚青
人民日報: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韓保江
人民日報:當前我國民營企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李義平
新華網:讓民營經濟活力充分迸發——專訪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
人民財評:為民營經濟厚植法治保障 魯陽
人民財評:加強法治保障,給民營企業更多安全感 甄奇
人民財評:構建親清關系,使民營企業與政府溝通更高效 舒圣祥
人民日報:不斷激發民營企業新活力 石 羚
人民財評:支持改革創新,為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譚浩俊
人民財評:優化市場環境,讓民營企業參與競爭更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