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幫助考生提升申論答題水平,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ww.ikeluosi.com)特別推薦申論熱點解讀“要隔離病毒,不要隔離人!”希望考生閱讀本文,對申論熱點的把握有一定的幫助。
【熱點概況】
自3月11日世衛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為全球大流行以來,很多旅居在外的華人選擇回國,在此期間,出現了一些不配合防疫工作的極端個例:一網名為“豌豆公主病的日?!钡牧魧W生,本身已經有咳嗽癥狀,回到上海后因檢疫等待時間過長,便宣稱自己被醫院“禁足”,打110請警察“到發燒門診示范吃飯”,甚至威脅警察“發視頻到外網”;一名意大利華僑歸國,面對機場嚴格的防疫管控措施,質問工作人員:“我歐洲回來的就這待遇?”一名澳大利亞籍華人抵京后,不按規定居家隔離,外出跑步且不戴口罩,面對社區工作人員勸阻大喊“救命騷擾”;還有一名意大利返回的留學生,在上海浦東被隔離期間,對提供的白開水不滿,堅持要喝礦泉水。當特警口頭警告“這里是隔離區不是賓館”時,她卻堅持“要保障人權”。
輿論場中也隨之彌漫一種論調:“建設家鄉你不行,千里投毒第一名”“祖國拿你當親人,你把祖國當冤大頭”……這種論調,其實令人擔憂。不能因極端案例而標簽化歸國人員,更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營造”出海外華人華僑回國就是坑害中國的輿論氛圍。
【各方觀點】
@南方都市報:隔離措施是被迫的選擇也是目前而言最優的選擇,海外歸來的同胞應該得到關愛,但請尊重國人為防控所做的努力,在疫情面前,沒有人可以要求特殊對待,遵守規定共克時艱是唯一的選擇。
@北京晚報:加入外籍、進入外企,不等于進了法外之地。中國是法治國家,任何自恃身份特殊甚至高人一等的想法,任何不尊重遵守甚至故意違犯中國法律法規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懲處。
@半月談:說到底,中國防控好境外疫情的輸入和擴散,不僅有利于國內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為全球華人當好后盾,而且也有利于全球同心協力,共克時艱。不管是何種身份,來到中國就不能給中國添亂,不能給防控大局添堵!
@新京報:很多人跟我們是同胞也是同袍,是共同嵌入到抗疫共同體之中的。我們該同心同向,矛頭一致對病毒,對準“真·添亂”者,而不是制造割裂。多點“相愛”,少點“相殺”,不被謠言導向族類仇視或群際撕裂,是畫大抗疫同心圓的方式,也是共同抗疫的應有之義。
@新華網:非常時期,越配合就越有序,越有序就越安全。
【深度分析】
?。ㄒ唬┮咔槿虼罅餍校镁釉谕馊A人回國,各方應有的思考和態度:
1.旅居在外的華人:
?。?)回國還是留下,保持充分理性,根據個人情況綜合考慮后做出審慎的決定。
?。?)確需回國,自覺遵守出發國與中國的防疫政策和相關法律,最重要的是誠實、守規矩。
?。?)保持基本的成熟心態,為大局著想,犧牲一點生活質量,不搞特殊,體諒工作人員的壓力與不易,配合有關部門的工作,服從管理。
2.圍觀群眾
?。?)理性看待回國入境人員,不將對少數個人的不端乃至違法行為的反感上升到整個群體。
?。?)對歸國人員,少一些極端攻擊謾罵,多一些理解和幫助,更別“另眼相待”歧視他們。危難時刻,同胞們更應心手相牽。
3.隔離點的管理人員、工作人員
?。?)多注意工作方式和溝通技巧。暢通溝通渠道,更好地了解被隔離者的訴求。
(2)給隔離者多提供一些暖心服務,有利于隔離者更好地配合隔離工作。
4.政府
對于拒不配合、惹是生非者,必須嚴格執行疫情防控規定,不聽之任之。
【參考文章】
不能因個別案例對歸國人員另眼相待
連日來,北京市報告了多起境外輸入確診病例,且存在部分當事人蓄意隱瞞、謊話連篇的現象。這種自私自利的行徑招致輿論痛斥,也引發了一些不必要的攻擊。
對個別回國人員的違法行為,人們的憤怒可以理解?!巴夥垒斎搿薄皟确罃U散”是防疫工作的重點,隨著國內疫情趨于平穩,國外疫情持續惡化,境外輸入的壓力空前,而留學生、中企海外員工、華僑乃至一些外籍華人回國就醫、避險的需求卻在直線上升。面對人員“回流”,輿論場上出現了一些“別再給祖國添麻煩”的聲音,甚至質疑“這會兒想起回國了?”對境外輸入疫情的高度緊張,心情可以理解。畢竟國內防控形勢剛剛向好,戰果實在來之不易,從醫護人員的勇敢逆行,到基層干部的日夜在崗,再到全國上下的居家“禁足”,犧牲和奉獻難以數計,而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一成本的承擔者。就在看到曙光的節骨眼兒上,又增添了境外輸入這一變量,客觀拉長了“戰疫”時間線,大家心生煩悶焦躁、擔心功虧一簣乃人之常情。
但話說回來,我們要隔離的是病毒,而不是人。此時此刻,我們有必要厘清幾個事實:一方面,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因為疫情關上,“擁抱世界”不僅是太平時日的承諾,更是非常時刻的堅守。環球同此涼熱,此次全球“戰疫”,中國能夠收獲尊重,除了艱苦卓絕的戰斗,還在于始終秉承開放合作、共克時艱的態度。另一方面,隱瞞欺騙的案例終歸是少數,回國人員的情況也是千差萬別,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今日之中國,是中國之中國,也是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走進來和走出去的人都越來越多,在開放的環境中治國理政已是常態。不管游子走到哪里,祖國都是永遠的避風港灣;與之相應,許多人身在國外、心系國內。猶記得疫情發生之初,不乏華僑華人、留學生從全球搜集防疫物資,想方設法寄回國內。眼下,各國對疫情的防控態度不一、方案各異,在綜合考慮后有各種選擇包括歸鄉心切都是正常的。從外交部“維護海外中國公民的安全和正當合法權益”的鮮明表態,到一些省市包機向華僑運送防疫物資的積極作為,傳遞的信號始終如一,那就是“你的背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p>
當然,這種人性化的愛護和關注是相互的。于歸國人員和外籍人士而言,配合防控、遵規守矩是義務,對大發“公主病”之類任性妄為、或知法犯法置他人安危于不顧者,該勸誡的要勸誡,觸碰紅線的則必須依法嚴懲。
“大就要有大的樣子”,作為大國公民,我們團結一心與病毒作戰,也要有“大家風范”,合理看待人員“回流”,我們才能更大程度地凝心聚力,最終戰勝新冠病毒這個人類共同的敵人。
(來源:北京日報,有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