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幫助考生提升申論答題水平,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ww.ikeluosi.com)特別推薦申論熱點解讀“疫情中的畢業季”。希望考生閱讀本文,對申論熱點的把握有一定的幫助。
【背景鏈接】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國內各地高校開學時間一再推遲,對于本該從2月就馬不停蹄完成畢業課題、找工作或出國留學的874萬名大學畢業生來說,這無疑是一場意料之外的考驗。
【綜合分析】
2020 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 874 萬,比去年增加 40 萬,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不少用人單位招聘計劃推遲或縮減招聘人數。
除了這條熙熙攘攘的尋工大道,一些畢業生開始創業,他們奔波于研究項目,希望能創造出一條新的道路。而另一邊,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不少準備出國讀研的畢業生陷入尷尬的境地,由于國外學校沒有準確的開學通知,他們只能繼續等待和觀望,優先選擇就業。
無論每個應屆畢業生如何選擇,毋庸置疑的是,今年于他們而言,將是充滿艱難和挑戰的一年。
【相關主體】
(1)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因為今年的特殊性,很多大四的同學,無法回學校去完成論文,只能在家里進行這項工作。對于一些文科專業的同學來說,或許還能通過網上查資料解決這個問題。但對于一些理工科的同學來說,論文需要實驗數據,那就只能回到學校去完成了。同時,因為疫情的關系,很多校園招聘都被取消,或者挪到了網上。在這種情況下,畢業生想要找工作,自然就更加困難了。
(2)學校。為了防控疫情,各行各業都處于半停滯狀態,學校開學更是大大延遲了。按照往年的標準,我們往往是二月中旬或者下旬,便已經開學了。但是今年受疫情影響,直到現在,很多地方依然沒有公布明確的學校開學時間。大學開學涉及大量跨省流動的學生,所以更加危險。按照目前的抗疫進度來看,至少在四月份以前,大學是不會開學了。
(3)企業。2020年開年“招聘季”因新冠肺炎受阻。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在疫情防控期間均改為網上組織或延期舉行,暫停組織線下現場報名、筆試、面試活動。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招聘更是“難”字當頭。
【相關對策】
(1)即將畢業的大學生。
對于畢業生來說,首先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完成畢業論文,順利畢業。如果不能順利畢業,那其他的準備,自然都是白做的,沒有任何意義。再者畢業生想要找工作,最好主動出擊,根據自己的能力,可以去網上多投一些簡歷,找一些更適合自己的企業。最后,在今年這種特殊的畢業環境下,選擇考研深造,或者去考公務員,也未嘗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不過,不管選的是哪一條路,努力去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總是不會錯的。
(2)教育部。教育部通知要求創新推進網上就業服務,鼓勵網上面試簽約;學校指導學生及時調整畢業設計方案,助其順利完成論文和課題;有學生借助疫情期間可免費訪問多種學術資源的機會,完善自身研究;也有人一邊參加各種視頻面試,一邊備考選調生和公務員,做多手準備。
(3) 企業。受疫情影響,今年,不少地方把招聘會搬到了網上?!熬蜆I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為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湖北今年提出了包括組織網上就業市場在內的一系列措施,要求充分利用國家、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絡平臺(網站),通過“互聯網+就業”模式提供招聘、指導和服務。。
【時事熱評】
有學生借助疫情期間可免費訪問多種學術資源的機會,完善自身研究;也有人一邊參加各種視頻面試,一邊備考選調生和公務員,做多手準備。大家都用最大的努力,在這場疫情攻堅戰中奮力突圍?!袊嗄陥?/p>
努力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做好龍頭企業復工復產保障工作,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落實好外商投資法,積極幫助外資企業解決復工復產中的困難,繼續抓好標志性重大外資項目落地,擴大金融等服務業對外開放都是當前擴大對外開放需要逐一對接的落腳點?!獓H在線
充分利用各主流媒體及普法網站、微信、微博發布相關法律法規,促進企業職工雙方勞動關系和諧穩定。比如組織資深律師創新服務模式,主動與全市復工復產中小企業聯系,針對企業可能遇到的勞動用工、醫療社保、經濟合同糾紛等方面的法律問題,免費提供法律咨詢解答,幫助企業防范并化解法律風險?!轿魍韴?/p>
【案例擴展】
論文:廣泛開啟線上答辯 靈活處理選題
3月4日,教育部發布《關于做好2020年上半年畢業研究生學位授予相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對春季畢業研究生可組織開展遠程視頻答辯,對夏季畢業研究生,因疫情影響無法按時完成學位論文的,可適當順延培養和學位授予時間。同時,要積極開放文獻資源,為研究生完成學位論文提供支持。
考研:擴招18.9萬,部分采取網絡面試
2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將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比去年可能增加18.9萬人,計劃增量重點投向臨床醫學、公共衛生、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專業,以專業學位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專業學位為主。
就業:網絡招聘,提供創業、就業補貼
黑龍江、安徽、北京等多地教育主管部門發布通知,安排高校啟動網絡招聘活動,實施線上招聘。翁鐵慧表示,3月份將舉辦6場網絡招聘活動,各地高校也將舉辦近2萬場各級各類網上招聘活動。教育部還推出“線上就業指導 網上就業服務”專欄,“24365全天候網上校園招聘”服務也已上線,為畢業生求職、簽約認定創造條件。
【時評文章】
光明時評:積極應對疫情下的就業大考
往年這個時候,大規模的春季招聘即將開啟。企業會在未來的兩個月間密集舉辦多場高校招聘會,集中放出大量工作機會和實習崗位。春節前沒能拿到理想offer、沒定下工作、考研或考公務員失利者,都將最后的希望寄托于春招。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正常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也打破了春招的正常節奏。多地早在春節假期期間就發布通知,暫時取消現場招聘會或延期舉行春招。近期,人社部等五部門印發通知,要求暫停各類高校畢業生就業現場招聘活動,鼓勵高校和用人單位利用互聯網進行供需對接,實行網上面試、網上簽約、網上報到。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高校應屆畢業生874萬,同比增加40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創紀錄的畢業生數量疊加經濟下行壓力及疫情帶來的多方面影響,今年就業形勢的復雜性、任務的艱巨性可想而知,焦慮情緒也不可避免地在高校畢業生群體中彌漫。
緩解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焦慮,高校和有關部門要未雨綢繆,積極應對。有必要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搞清楚疫情之下畢業生面臨的急迫困難和問題,這也是精準施策的前提和基礎。此外,高校和有關部門還要大力開拓就業渠道,加強網上就業服務,加強政策宣講力度,并做好學生心理關懷和權益保障,全力為他們的就業求職保駕護航。近段時間以來,一些高校已先后開展網上招聘專項行動,推出就業手續“簡辦”“秒辦”,開設就業指導“空中課堂”等,讓畢業生吃下定心丸。需要注意的是,考核之下,一些學校難免會為了數據好看心生摻水造假的僥幸,相關政府部門要健全監督和問責機制,確保就業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招聘方式的改變雖帶來諸多不便,但這還算不上對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最大考驗。疫情沖擊之下,多數企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創造大量就業崗位的中小企業又承壓最多。此外,對于那些產業鏈長、勞動密集的行業,當前的復工節奏勢必對企業業績構成影響,很難說招聘計劃不會因此而縮水。事實上,這種情況已經出現。據某企業招聘平臺的統計數據,2月3日至2月12日,應屆畢業生新增崗位規模出現一定降幅,近兩年備受關注的互聯網、金融、房地產、消費品等行業,新增應屆生崗位平均降幅達三成多。只有企業恢復元氣,才能激活用人需求。當前,在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中,通過多種手段切實幫助企業減輕經營負擔,解決人員、交通等影響企業復工的現實困難就顯得尤為迫切。
就業事關每個家庭利益,也事關社會穩定大局。如何通過這場壓力測試,考驗我們共同的智慧和力量。其中,當然也包括874萬高校應屆畢業生。疫情的到來為每個人的就業都帶來了不確定性,但這不確定中有危也有機,如何發現屬于自己的機會并且成功把握住,似乎是在這個超長的應聘準備期中值得畢業生們關注的。
作者:莫潔;來源: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