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幫助考生提升申論答題水平,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ww.ikeluosi.com)特別推薦申論熱點解讀:狠剎“移石造景”之風。希望考生閱讀本文,對申論熱點的把握有一定的幫助。
【背景鏈接】
景區公園常有奇石“迎賓”、園林綠地動輒巨石“壓鎮”……近年來,部分地方在城鄉建設中熱衷花重金“移石造景”引發關注。記者調查發現,“移石造景”所用的景觀石大多由政府采購,價格畸高,有的一塊石頭數萬元,高的逾百萬元。這類工程同時還助推一些地方在河道無序取石,在山中亂采濫挖,破壞生態環境。
【公考角度解讀】
[提出觀點]
“移石造景”勞民傷財,類似熱衷于人為造景的現象必須喊停。要加強財政資金審批、審計力度,確保財政資金用到刀刃上。
[影響]
“移石造景”是地方干部政績觀的偏差。“移石造景”并非一城一地個別現象,甚至開始向農村蔓延。形形色色的“移石造景”建設項目不少號稱“生態工程”“景觀工程”“民生工程”,有的還打著“弘揚傳統文化”“發展園藝藝術”等旗號,價格不菲的石頭造成了財政資金的浪費,最終成為領導熱衷的華而不實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究其原因是錯誤的政績觀造成的。
移石造景破對河道生態、山體環境有一定影響和破壞。近年來,有的地方河道無序取石、山中亂采濫挖現象屢禁不止,“移石造景”“大石進城”是重要推手之一。同時,由于石頭價格標準不透明,在政府采購過程中很容易滋生腐敗,從而淪為“腐敗工程”,破壞了當地的政治生態。
[參考對策]
強化制度約束,科學規劃城鄉建設。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多次發文對城市建設領域出現的形象工程、形式主義等不良傾向進行規范。各級政府要嚴格落實中央禁令,科學規劃城市建設,把“補短板、惠民生”作為城市建設的出發點,城市綠化和生態景觀建設要遵循“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減少人為干預、節約資源”等原則,嚴禁不切合實際的挖湖堆山造景破壞自然生態環境。
要對政府采購項目嚴監管。加強對政府采購項目、財政資金的審批,防止“以石牟利”的腐敗行為。對地方用財政資金搞“形象工程”的行為,要從采購規模和價格上進行規范、限制。除公園、景區可少量以景觀石作為點綴,城市建設項目不宜大量“移石造景”,景觀建設不能追求奢華,購買昂貴奇石就更不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