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幫助考生提升申論答題水平,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ww.ikeluosi.com)特別推薦申論熱點解讀“加強平臺經濟監管”。希望考生閱讀本文,對申論熱點的把握有一定的幫助。
【背景鏈接】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形成了一些比較有影響力的互聯網平臺,比如淘寶、騰訊、京東、美團等等。這些都極大的方便了居民經濟社會生活,提升了社會運行效率,為我國經濟保持高速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一些店大欺客的新聞偶有爆出,在一些平臺上也的確存在侵害入駐商將或者消費者權益和利益的事情。
11月10日,即“雙十一”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征求意見稿)》,廣受關注的平臺“二選一”、大數據殺熟、低價傾銷等問題成為重點監管領域。這將規范未來平臺經濟發展。
【公考角度解讀】
[提出觀點]
當前加強平臺經濟監管,可以預防和制止互聯網平臺經濟領域壟斷行為,降低行政執法和經營者合規成本,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平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原因分析]
當前平臺經濟存在壟斷現象。互聯網時代,平臺經濟領域經營者之間可利用數據、算法等技術手段達成壟斷協議。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征,也是市場活力之源。幾大平臺的壟斷則會阻礙市場競爭的正常實現,可能會從根本上動搖市場經濟制度。因此,有關部門制定反壟斷的法律法規,對經濟社會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平臺經濟中存在一些不規范、甚至侵害消費者和入駐商家利益的現象。隨著平臺經濟發展日漸成熟,不少平臺企業逐漸從規模快速擴張期轉入資源掌控期,不規范競爭行為集中出現。例如,對消費者“殺熟”,進行區別待遇。當產品出現問題還會出現店大欺客現象。對入駐平臺商家實行“強制二選一”,為市場設置了障礙和壁壘,限制了商家的自由交易權利。這樣一直以來飽受爭議。
從政策法規上來說,當前對平臺規范的相關法律法規較少。整體看線上平臺交易跟線下交易相比還存在一些特殊之處。在消費者和商家取證和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時候,往往投訴無門,或者維權比較繁瑣和漫長。如果長期放任這些亂象不管,市場最終將會強化平臺的主導地位,弱化產品、消費體驗等方面,損害消費者、商家乃至平臺等多方的利益。
[對策措施]
一是要科學有效監管,營造公平競爭秩序。要著力預防和制止排除、限制競爭的壟斷行為,維護平臺經濟領域公平競爭、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降低市場進入壁壘,促進更多主體進入市場,公平有序參與競爭,激發市場活力。
二是要以激發各方創新創造活力,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為目標。維護平臺經濟領域公平競爭,引導和激勵平臺經營者將更多資源用于技術革新、質量改進、服務提升和模式創新,維護平臺經濟領域公平有序競爭,構筑經濟社會發展新優勢和新動能,促進行業經濟發展。
三是力爭維護平臺各方合法利益。平臺經濟發展涉及多方主體。不僅要維護好平臺內經營者和消費者等各方主體的合法權益,也要確保平臺經濟健康發展,使全社會能夠共享平臺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成果,實現平臺經濟整體生態和諧共生和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