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幫助考生提升申論答題水平,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ww.ikeluosi.com)特別推薦申論熱點解讀“治理塑料污染”。希望考生閱讀本文,對申論熱點的把握有一定的幫助。
【熱點背景】
塑料污染治理是世界性難題,近年來已上升為全球焦點話題。塑料本身并不是污染物,塑料污染的本質是塑料垃圾泄漏到土壤、水體等自然環境中且難以降解,帶來視覺污染、土壤破壞、微塑料等環境危害。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部署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在充分總結去年以來塑料污染治理經驗和規律的基礎上,制訂印發了《方案》。《方案》聚焦塑料污染的本質和主要矛盾,進一步完善了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體系,進一步細化了塑料使用源頭減量,塑料垃圾清理、回收、再生利用、科學處置等方面的部署,進一步壓緊壓實了部門和地方責任,推動塑料污染治理在“十四五”時期取得更大成效。
【公考角度解讀】
[提出觀點]
塑料作為一種重要的基礎材料,已經廣泛應用于經濟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影響挑戰。當前出臺新政策,為進一步治理塑料污染提供了新遵循、注入了新動力。
[原因分析]
曾經的限塑政策已經不能有效抑制塑料產品的適用。經過幾年的發展,居民已經習慣原有的塑料袋付費制度,在支付一定費用的前提下,并不能有效抑制塑料制品的廣泛應用。舊有的“限塑”政策,已經逐漸進入到了效用遞減的瓶頸期。
塑料制品使用在需求端比較旺盛,同時塑料袋替代產品推廣應用存在不足。近年來,除了居民塑料袋等需求的發展,電商、快遞、外賣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客觀上需要一些塑料產品的適用。由于替代產品不足,導致塑料制品使用居高不下。
當前,治理塑料污染的力度還不夠強。對于禁止、限制性規定,相關部門存在執法不嚴和監管不到位的情況,導致一些不合格、不合規產品進入市場。比如,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簽等要求,還沒有得到落實。從實踐上來說,還需要常態化開展執法檢查和回頭看,確保相應目標要求真正實現。
[對策措施]
一是積極推動塑料生產和使用源頭減量。積極推行塑料制品綠色設計。以一次性塑料制品為重點,制定綠色設計相關標準,優化產品結構設計,減少產品材料設計復雜度,增強塑料制品易回收利用性。落實國家有關禁止、限制銷售和使用部分塑料制品的規定,持續推進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減量。充分考慮竹木制品、紙制品、可降解塑料制品等全生命周期資源環境影響,完善相關產品的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科學穩妥推廣塑料替代產品。
二是加快推進塑料廢棄物規范回收利用和處置。加強塑料廢棄物規范回收和清運。完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轉運和處置體系,構建穩定運行的長效機制,加強日常監督,不斷提高運行管理水平。加大塑料廢棄物再生利用,推動塑料廢棄物再生利用產業規模化、規范化、清潔化發展。。全面推進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建設,支持各地盡快補齊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短板,提升塑料垃圾無害化處置水平。
三是大力開展重點區域塑料垃圾清理整治。加強江河湖海塑料垃圾清理整治。建立健全旅游景區生活垃圾常態化管理機制,增加景區生活垃圾收集設施投放,推動旅游景區生活垃圾與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收運處置,及時清掃收集景區塑料垃圾。深入開展農村塑料垃圾清理整治。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將清理塑料垃圾納入村莊清潔行動的工作內容,推動村莊歷史遺留的露天塑料垃圾基本清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