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思維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在申論答題過程中也是一樣。對于考生而言,能夠辯證的看待問題、分析問題,是申論高分的基礎。辯證思維在申論答題中應用較多的有以下幾種:全面看待,具體看待,聯系、系統看待,發展眼光。
全面看待。事物是一分為二的,既要看到其合理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合理的一面。尤其是在觀點、事件以及政策回應、評析的題型中,優勢與不足,積極與消極,功與過都要兼顧。如2010年的聯考真題。“某記者在報道中大聲疾呼:‘這樣大規模的出售公共事業產權,世界罕見!以前地方政府是賣地賺錢,現在把市政公用事業也賣出去,這些都賣完了該怎么辦?不客氣的說,這簡直就是敗家子行為!’有關職能部門準備對記者的這一論斷給予回應。請你以該部門工作人員的身份,草擬一份回應稿件的內容要點。”對于該題,我們就要全面看待,既要看到記者觀點中的合理部分,又要看到他的不足。出售公共事業產權如果處理不當確實可能出現運轉不良,損害消費者利益,甚至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出售公共事業產權可以吸收社會資金,解決市政建設資金困難的問題,減輕政府經濟負擔,加快市政建設的步伐。同時拓寬了民間資本的投資渠道,擴大了投資市場,有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
具體看待,是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事物的好與壞要結合具體情況,如政策規定,要結合政策實施的區域具體分析,看是否因地制宜。例如2010年國考申論中要求針對W市在進一步建設宜居城市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這是一道根據問題提對策的題目,考生首先要從材料中找到具體的問題是什么。比如這項舉措:“W市在建設宜居城市過程中按照景觀角度規劃,但是當地郊區的居民常年以養殖為業,沒有可以開發的旅游項目。”我們不能說以景觀角度規劃宜居城市這一政策是錯的,但在當地郊區起碼是不合理的,因為他沒有結合當地實際,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聯系、系統看待,事物是相互聯系的,是一個整體,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所以看待問題要有聯系的眼光。申論材料的問題、原因以及對策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答題時也是一樣,例如有些對策題要考生依據問題提出對策,雖然題目中沒有明確指出要求概括問題,但我們要有一個聯系的眼光,全面起見還是要把問題概括出來。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的,尤其是申論材料中提到的一些社會問題,如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是歷史遺留的社會問題,也是社會保障不健全的體制問題、追根到底是生產力發展不足的問題。
發展的眼光,說到底事物是一個不斷自我否定的發展過程。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如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當前的社會問題就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堅定信心后就要積極尋找舉措應對當前困境。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在作文寫作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例如,可用在結尾做發展的展望,將文章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