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申論考試材料字數一般在7000-10000之間,要想在閱讀完材料之后從容地完成作答,時間的確有點緊張。因此掌握正確的材料閱讀方法并靈活運用非常重要。,一般來講,閱讀申論材料主要用到跳讀法、快讀法、精讀法三種方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其適用對象,浙江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ikeluosi.com/)將就每一種閱讀方法一一展開說明。本文首先講解跳讀法。
跳讀,即專門尋找所需資料的一種閱讀方法,從字面上也可以理解為將某些內容跳過去不讀。要想抓住材料要領、掌握給定資料要點,那種按順序逐條閱讀材料、歸納每條材料的意義,甚至細致到歸納材料每一段的段意的方法,在申論作答時間有限的條件下是不現實的。閱讀材料必須有選擇性地閱讀,要把瀏覽、跳讀同精讀、標注、摘要的方法結合起來,才能合理分配時間、精力,不延誤作答進程。
?。?)適用對象
跳讀法的主要適用對象是大段的數據材料。給定資料中出現的數據較常采用羅列的形式,內容較多且難懂,如果仔細閱讀必然會耽誤考生較多的時間,影響后面題目的作答。因此,在閱讀此類包含大段數據的材料時,應當有選擇性地閱讀要點,將大段體現問題或論證問題的數據跳過去不讀,既可以節省一部分時間,也有利于考生掌握文章的重點。
(2)提煉方法
在包含大段數據的材料中,要點并不是數據本身,而是數據所要表達的觀點。因此,我們首先要知道這些表達觀點的重要信息在哪里,才能對其進行提煉和加工。在此類材料中,表達數據觀點語句通常出現在數據的前一句話或后一句話,作為數據想要說明、解釋或論證的論點。
【真題鏈接】
“母親河”的水量并不豐沛,但卻以占全國河川徑流2.4%的有限水資源,滋養著全國12%的人口,灌溉著15%的耕地。60多年來,當代治黃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依靠已建成的防洪工程體系,“上攔下排、兩岸分滯”控制洪水,戰勝了花園口1萬至1.5萬立方米/秒的洪水7次,1.5萬以上的3次,確保沿黃地區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群眾的安全;在黃河流域已建成和在建的大中小型水庫3147座,全河引水工程已建成4600多處,引黃灌溉已由解放前的1200萬畝,發展到11000萬畝,增長了8倍多,黃河水的利用多達307億立方米,為全國各江河利用率之首;60多年來,有計劃地進行了三次人工改造,徹底扭轉了歷史上黃河口居民“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的險惡局面……(2011·國家·省級·給定資料2節選)
【分析】
在上述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羅列的數據,如“戰勝了花園口1萬至1.5萬立方米/秒的洪水7次,1.5萬以上的3次”、“在黃河流域已建成和在建的大中小型水庫3147座,全河引水工程已建成4600多處,引黃灌溉已由解放前的1200萬畝,發展到11000萬畝,增長了8倍多,黃河水的利用多達307億立方米,為全國各江河利用率之首”,這些數據內容較為專業,如果全部看下來既耽誤時間,對做題也沒有多大幫助,因此,就應當采用我們之前提到的跳讀法,跳過這段數據不讀,主要看數據前和數據后的語句。通過跳讀,可以概括出“60多年來,當代治黃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一重要信息。
申論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可參看2014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