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務文書定義
事務文書,是指機關處理日常工作事務所常用的、而又不在法定公文范圍內的文書體裁。事務文書,在申論考試范圍內,主要涉及工作事務性文書,經濟、法律、科技、禮儀等應用領域的事務文書,申論不可能涉及,故本書不作介紹;本書所提到的“事務文書”,如無說明,均特指“工作事務性文書”。
事務文書在認識和使用中常與“公文”相混淆,“事務文書”與法定“公文”的主要異同是:功能相同、格式相近,均為公務活動服務,有相對固定的規范格式,這是兩者的主要共同點;事務文書的使用者不限于國家行政機關,不具有法定效力,權威性、規范性弱于公文,是兩者的主要區別。
二、申論可能涉及的事務文書種類
常用事務性文書有20種:1.計劃2.總結3.情況綜合4.調查報告5.研究報告6.述職報告7.提案8.講話稿9.演講詞10.解說詞11.布告12.制度13.章程14.規劃15.辦法16.細則17.公約18.守則19.大事記20.會議記錄。
申論考試已經涉及并可能涉及的有:講話稿、情況綜述(反映)、建議、調查報告(研究報告、調研報告)。現結合試題與行政機關工作實際分別加以闡說。
1.講話稿
行政機關所用的事務文書中,最常用的是各種講話稿。
講話稿是供講話者--一般是擔任領導職務者--在有多人集會的場合面向眾人發表講話時所用的文字稿本,是講話的基本依據,主要功能是傳達信息、表達觀點、溝通情況、交流思想、部署工作。講話稿是行政機關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非法定性文書,也是申論考試應用文寫作題型中最常見的一種文書體裁。公 務員考試在線 網根據申論考試給出的語境,將考試中可能涉及的講話稿按使用場合分為三種:⑴現場講話,⑵會議講話,⑶新聞發布稿。下面就其基本格式和撰寫要求分別加以介紹。
講話稿的共同特點是:⑴被動性。講話稿的法定作者是講話者,或者說版權屬于講話的人,其實際作者起草人是為講話人代筆,必須體現講話人的意志、貫徹講話人的意圖。這就決定了寫作主體的被動性,必須努力準確地理解并實現講話人的思想、目的。⑵制約性。講話稿是根據不同使用場合、面對不同的聽眾對象、按照不同目的、為不同講話者起草的,在內容與形式上都要受到制約,必須與講話人身份、講話場合、目的、對象等相符合。內容上受講話人意志、講話主題的制約,只能按照講話人意志、圍繞主題撰寫,不能自出心裁;結構上要受講話交流方式和所講內容的制約,一般工作性講話分為基本情況、問題及分析、對策及要求三部分,各部分之間環環相扣、前后照應、緊密銜接,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語言風格要受制約,既要符合領導身份,體現一定的嚴肅性、莊重性,主要使用規范的書面語,又要突出領導--即講話者的個性,有一定的口語色彩,根據用途、對象,必要時還要帶些感情色彩,有的要表現得生動活潑、鼓動性強;篇幅要受時間、議程等制約,通常申論考試所涉及的講話都不宜長,600-1200字居多,屬于可講3-5分鐘的短篇講稿。⑶針對性。一要針對特定的主體,即講話者,部門領導與部門的新聞發言人、普通工作人員講話角度、內容、風格有極大差別;二要針對特定的對象,即聽眾,面向突發事件中群情洶涌的平民百姓與正襟端坐的與會者和新聞記者,所需的基調、語氣、語言風格差異懸殊;三要針對特定的客體,即講話內容,如針對某些事態、某些現象、工作中的具體問題,顯然都要作出區別。
申論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可參看2014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