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時5年一變驚人
自從2010年國考大綱對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科目進行全新定義,國考申論劃分副省級、地市級兩級考試以來,今年已是第五個年頭。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不負眾望,再次挑戰了考生的極限,考試時限調整為“180分鐘”。相較往年,申論考試時間增加30分鐘。
區分一:主題不同。從申論考試材料主題來看,2011年、2012年、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均是完全不同的材料主題:2011年省級試卷的主題是 “黃河的治理開發與黃河精神的弘揚”,市級試卷的主題則是“農村子弟教育問題”;2012年省級試卷的主題是“化解社會道德危機,推進社會道德重建”,市級試卷的主題則是“加強安全文化教育,保障公共安全”;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省級試卷的主題是“保護文化遺產,保留文化多樣性”,而市級試卷的主題則是 “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促進文化繁榮發展”。
因此,專家推斷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副省級與地市級申論材料主題仍會不同,能力考查側重也會有所不同,考生可根據自己報考職位所屬級別進行針對性復習。
區分二:細節變化??忌胁灰驗槎嗔?0分鐘的作答時間而沾沾自喜,本次時間變化預示著試卷細節如材料篇幅、題目數量、作答字數均有可能發生相應變化。2010年-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一直為四道大題,其中第一道題目包含兩問,2013年直接改為五題模式,隨著考試時間的增加,題目數量會增至6題,甚至7題,作答字數勢必會相應增加。
二、五大能力雄據主位
大綱依舊強調:“申論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同往年相比,關于能力的闡述一字未變,可見申論仍是能力與素質并重的考試。文案工作能力是每位公務員應對機關工作不可或缺的能力,申論測查的重點恰恰是考生的文案工作能力,因此,中公教育專家認為考生需領悟五大能力的考查重點。
(一)閱讀理解能力
作為五大能力之首,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應達到如下要求:
第一,準確理解,即能夠給定資料的內容、含義及各部分的關系。如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市地級)給定資料3,重點考查考生能否正確理解“現代城市運行中的脆弱性”這一應急管理的重要概念;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副省級)給定資料6,考查考生能否領悟“歲月失語,惟石能言”的深刻含義。
第二,把握本質,即能夠抓住給定資料的本質,精準的領悟命題人透過材料傳達的意圖、主旨或精神。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地市級)給定資料5談到了美國利用強大的語言優勢達到的目的,也談到了世界其他國家為了保護本民族的語言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其隱藏的命題人意圖包括兩個層面:一是說明我國對漢語的保護政策還不夠;二是說明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忌绻荒芾斫獾诙€層面,對材料主題的把握就會出現偏差,流于膚淺。
(二)綜合分析能力
綜合分析能力是申論必考能力,考生應該做到如下兩點:
第一,觀點鮮明。即按照題干要求,綜合給定資料中命題人的意圖,準確提煉觀點且觀點鮮明。如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副省級)第一題:“談談對‘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比長城、故宮還要重要的財富。’這一說法的見解”,要求考生能夠精準提煉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活的文化,一旦毀滅則無法再生,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迫在眉睫”這一主題。
第二,理據結合。理,就是理論和政策,考生應能夠恰當地運用黨中央、國務院重大理論和政策,對給定資料的現象進行分析、推理和判斷,近年來,無論是副省級還是地市級,都重視考查考生的政策分析水平,因此考生應對政策分析予以重視,輔助自己綜合分析能力的提高。據,就是恰當運用給定資料里提供的各種案例、事實、數據等論據,以輔助論證自己的觀點。
申論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可參看2014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