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的一道經典題型,提出對策題對于廣大考生而言應該是十分熟悉了。這類題目設置非常簡單,通過提出某些材料中出現的問題,讓考生找到對策,以此考察考生是否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ww.ikeluosi.com)認為,在作答此類題目的時候,最關鍵就是要明確對策來源,快速定位。
對策來源主要有三方面,分別是材料中找到的直接對策、材料中推導出的間接對策和考生自創對策。
一、材料中找到的直接對策
在尋找對策的過程中,材料中的直接對策是最為重要的。當然也是最為稀少珍貴的。其表達的標志性詞匯往往是“某專家建議,解決某些問題應該…”“某文件規定,實現某些目標我們務必要堅持…”等。所以大家在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應該對于這些觀點性表達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力求準確找到直接對策。例如2012年國考副省級的真題,讓我們針對食品安全問題提出對策,其實在材料2中就已經有直接對策出現,“該市食品研究所技術總監M先生認為:食品企業應當將自律提到很高的位置,但在中國的現實環境中,不能把食品安全的‘寶’,全部押在從業者的良心上,還應該強調‘他律’,以真正實現食品安全。”,所以我們在回答這道題目的時候就可以從自律和他律兩個角度來組織對策。
二、材料中推導出的間接對策
材料中的直接對策固然有用,但其往往是數量偏少,所以在提出對策題中,對策往往是我們通過材料自己進行推導得出的。比如2012年國考地市級真題,讓我們就T市市民的出行安全問題提出解決對策。而材料中沒有任何直接對策的出現,但是我們在閱讀中發現,關于出項安全的問題,材料中有很多問題的具體表現,比如說道路基礎設施的缺乏使得市民不得不橫穿馬路。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由這個具體的表現推導出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這一對策。當然,除了具體問題,原因和材料中的經驗教訓都是可以推導對策的;
三、考生自創對策
當我們應用上述兩種情況都無法找到足夠的有效對策時,大家就要學會根據情況自創對策。比如依然是上面提到的T市市民出行安全問題,其中有一個重要方面是出現了“最后一公里”問題,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解決這一問題最常見的做法就是開通擺渡車,實現短途交通。所以大家在答題的時候完全可以把這一做法作為一條有效對策體現出來。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建議,大家最后要做好對策的總體梳理。以上三種對策中,直接對策最為重要,也最有可能成為的得分的要點,所以要放在首要的位置上,間接對策緊隨其后,自創對策最后。這樣按圖索驥再有效排列,相信我們一定可以成功應對。
申論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可參看2014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