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幫助考生提升申論答題水平,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ww.ikeluosi.com)特別推薦申論熱點解讀:“農村食品安全問題”,希望考生閱讀本文后,對申論熱點的把握有一定的幫助
【熱點背景】
3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習近平指出,河南是農業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做好“三農”工作,對河南具有重要意義,習總書記進一步指出“保障食品安全,保證讓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農產品。”
【綜合分析】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農產品是食品的源頭,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直接關系著食品的安全水平。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的富裕,老百姓的生活條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由過去的“吃飽”到如今的“吃好”,要求我們各級政府部門嚴抓食品質量,為老百姓提供更加優質、綠色的食品。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只要人民手里的飯碗不出問題,讓大家吃得飽,吃得好,中國就能繼續保持健康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糧食安全問題。他指出,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推動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糧食安全之路,保證讓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農產品。各級政府應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積極踐行“嚴厲打擊食品安全犯罪,保證讓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農產品。”
[現實問題]
(1)農產品源頭-耕地遭到污染,嚴重影響農產品質量。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萬畝。僅以重金屬污染為例,全國每年就要因此減產1000多萬噸糧食,另外,每年被重金屬污染的糧食也多達1200萬噸。數字觸目驚心,糧食安全問題已經到了不得不下大力氣進行整治的時候。這些問題不解決,讓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農產品就無從談起。
(2)濫用農藥等化學藥劑,使得農產品受到污染。為了爭高產、奪豐收,如今的農村出現了一些“怪現象”,種田的不吃自己種的糧食,種菜的不吃自己種的菜,養魚的不吃自己養的魚,背后的原因筆者不說,可能大家也猜個八九不離十,除草劑、殺蟲劑、催熟劑等農藥使用的太泛濫了。我們在片面追求產量的同時,卻完全忘記了當初為什么要高產,吃飯的問題解決了,但是沒有解決好,人們的健康受到了極大的威脅。
(3)食品安全犯罪行為多發,違規犯罪勢頭難以完全消除。從前些年的“蘇丹紅”事件到近期發生的“瘦肉精”、“西地那非”事件,食品安全領域的違法犯罪從來沒有停止過。
[解決措施]
(1)要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和農村污染防治力度。我們一定要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和農村污染防治力度,通過多種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土地污染,這是讓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農產品的根本任務。
(2)要對農業生產中濫用農藥現象加強管理力度。讓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農產品就要從解決農藥濫用問題抓起,通過進一步提倡綠色生態農業,生產出人們吃得放心、吃得舒心的有機糧食、有機蔬菜,這才是讓糧食安全的應有之義。
(3)加大對食品安全犯罪的打擊力度。“放心農產品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要治理餐桌上的污染、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就必須進一步加大對危害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建議將市場準入制度予以立法,落實市場監管部門的法定職責,禁止不合格農產品進場交易,以倒逼生產主體提高產品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