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寫作的時候,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怎么才能更好地用句子表達出準確的思想觀點?下面這些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等媒體報道中的15個主題的“金句素材”,或許能幫助我們在文章中開拓視野、凝練觀點、提高文采,讓寫出的文章水平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
產業脫貧
1、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
2、要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林則林,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
3、要突出產業扶貧,防止產業選擇盲目跟風,提高組織化程度,培育帶動貧困人口脫貧的經濟實體。
4、扶貧不是慈善救濟,而是要引導和支持所有有勞動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雙手開創美好明天。
5、發展扶貧產業,重在群眾受益,難在持續穩定。要延伸產業鏈條,提高抗風險能力,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6、產業增收是脫貧攻堅的主要途徑和長久之策,現在貧困群眾吃穿不愁,農業產業要注重長期培育和發展,防止急功近利。
傳統文化
1、中華傳統文化淵遠流長,一脈相承,展現出了無窮的智慧和非凡的生命力。
2、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未來,傳統文化是其發展的根基。
3、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國,需要對我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對我國古代治國理政的探索和智慧進行積極總結。
4、我們要善于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
5、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穩就業
1、促進就業的“穩定器”,推動發展“加速器”,解決問題的“金鑰匙”,增強活力的“催化劑”。
2、要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強化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幫扶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3、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把解決人民群眾就業問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4、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關系基本民生,也是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支撐。
5、中國現在有 2.8 億多農民工,他們是許多產業行業的主力軍,他們的身后也是無數家庭的期待。
生態文明建設
1、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2、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3、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堅持 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
4、無序開發、粗暴掠奪,人類定會遭到大自然的無情報復;合理利用、友好保護,人類必將獲得大自然的慷慨回報。
5、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闡述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揭示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道理,指明了實現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
6、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
7、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科技創新
1、科技創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我國發展全局的牛鼻子。
2、中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3、現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
4、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5、科技人才培育和成長有其規律,要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為科技人才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
數字化
1.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要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政務公開、黨務公開,加快推進電子政務,構建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更好解決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
3.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就是要適應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
4.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保障數據安全,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更好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建設教育強國
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
2、教育決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的未來。
3、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
4、古人說:“師者,人之模范也。”在學生眼里,老師是“吐辭為經、舉足為法”,一言一行都給學生以極大影響。教師思想政治狀況具有很強的示范性。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讓教師更好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5、要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增強教育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抓好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出臺和落實落地,構建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評價體系。
6、教育公平具有起點公平的意義,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可以使人們通過自身努力,提升參與平等競爭的能力,這有助于促進社會縱向流動。
人類命運共同體
1、我們要為人民福祉著想,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用實際行動為建設美好世界作出應有貢獻。
2、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是各國人民的期待,也是我們這一代政治家應有的擔當。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
3、中國人民愿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共同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
4、我們不能因現實復雜而放棄夢想,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因此,秉承和平開放發展的道路,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離不開世界各族人民的努力。
5、從利益共生、文明共存,到情感共鳴、價值共識,再到責任共擔、發展共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關鍵在行動,最終為的是“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
鄉村振興
1、聚焦群眾所盼,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更有獲得感、幸福感。
2、活魚須在水中看。提升鄉村文化建設、激活傳統鄉村之魂,要在實踐中找答案。
3、鄉村是中國的根脈,是國家大廈的基礎。
4、要精準把脈農民內生文化需求,調研農民“想要什么”,思考我們“能給什么”,注重以傳統文化喚起心底漣漪。
5、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關鍵在干,關鍵在人。
6、千泉匯聚,大河滔滔;百花齊放,春色滿園。要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形成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7、鄉村振興是一場艱苦而漫長的跋涉,不僅需要資金、政策、人才,也離不開鄉土文化靈魂的代代相傳。
8、人才興,則鄉村各項事業興;人才廢,則鄉村各項事業緩。
9、在生態保護中發展、在發展過程中保護,在“綠富同興”上下功夫。
10、鄉村振興的重點在經濟、難點在文化、關鍵在人才。
11、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我們既需要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培養,也需要能工巧匠,鄉土藝術家的挖掘;既需要有號召力的帶頭人、有行動力的追夢人,也需要善經營的“農創客”、懂技術的“田秀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