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B卷真題參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題:請用一個關鍵詞概括“給定資料”的主旨,并簡要歸納“給定資料”是從哪幾個層面來介紹這一主旨的?(25分)
要求:全面、準確、簡潔;層次清楚;字數不超過450字。
【解題思路】
閱讀題干,審清題意
很明顯,本題屬于歸納概括類試題中的歸納概括主要內容題型,根據題目要求,考生在作答過程中應該注意三方面內容。一是答案依據和范圍,答案來源于資料,且是整篇給定資料;二是題目數量,題目分兩個小問題,先要用一個關鍵詞概括資料主旨,注意是關鍵詞而非句子。而后具體歸納出資料是從哪幾個層面來介紹這一主旨的,注意是哪幾個層面而非單一層面;三是作答要求,要求中的“全面、準確、簡潔”,提醒考生要點的提取一定要全面,對資料主旨的把握一定要準確、到位,語言表述上要簡練忌拖泥帶水。“層次清楚”這一要求則提示考生答案的組織一定要有內在邏輯,要點要清晰富于條理性;同時,要在規定的字數內作答,字數不可超過450字。
閱讀材料,提煉要點
本題作答范圍為全部給定資料,因此,需要考生逐一閱讀資料,分別提煉出每則資料的主要內容。
資料1共三段。首段借《論語》中子貢與孔子關于治國的對話得出“民無信不立”的主旨。第二段介紹了商鞅“立木為信”的故事,商鞅對民眾堅守諾言,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從而推進了改革,并最終統一了中國。第三段介紹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周幽王為博取寵妃一笑而烽火戲諸侯,導致在諸侯中失信并最終身死國亡。
資料2共兩段。首段介紹了儒家重視“信”這一思想,強調人要言而有信。第二段講了“曾子殺豬教子”的故事,曾子堅守對孩子的承諾,殺豬取信于子,孩子深受父母言行感染,深夜還書以示誠信。
資料3僅一段,北宋王安石變法中有一項“青苗法”,該舉措旨在打擊高利貸資本、組織土地兼并,其出發點很好,但在實踐中由于缺少對地方官員的監督導致執行者歪曲了政策并坑害老百姓。
資料4共三段。首段介紹了契約的起源和發展。第二段介紹了美國一份普通的契約維持兩百多年的案例。第三段介紹了最美司機吳斌用生命履行契約,安全行車以保障乘客乘車安全的事例。
資料5共兩段。首段介紹的是美國政府針對美國大公司財務丑聞而制定了十點計劃,推動了美國公司治理結構的新一輪改革,改革重點從加強公司財務業績和上市公司運行相關信息的披露、加強管理責任、加強審計獨立三大方面進行。第二段介紹了浙江省政府針對食品安全的嚴峻形勢所采取的一系列舉措,包括開展省市縣“三級聯動”的食品安全執法檢查;建立覆蓋全省的責任網;發動群眾參與,建立投訴舉報熱線并設立舉報獎勵專項資金;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等。
資料6共兩段。首段介紹了杭州胡慶余堂誠信經營成就百年老店的案例。第二段介紹了李嘉誠經商的成功之道,由最初的忽略企業信譽而致失敗,到后來的堅守誠信為本而取得成功,傳達出商德至上、誠信為本的主旨。
資料7共兩段。首段介紹了“油條哥”劉洪安堅持用新油,不用復炸油,良心經營獲得社會認可的事例。第二段介紹了某大學學院加強學風建設,重視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從業操守培養,實行誠信考試的案例。
資料8也是兩段。首段介紹了西方個人信用制度的相關案例。第二段借小吳的個人經歷,折射出我國社會信用體系的不完善,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勢在必行。
加工要點,組織答案
對上述提取出來的要點進行歸納可知,通篇材料都圍繞著“誠信”這一主題而展開,而梳理這8則資料的脈絡可以清晰地發現,其是從政府、個人、企業三個層面對誠信進行論述、說明的。資料1、3、5為政府層面,資料2、4為個人層面,資料6以及資料7的“油條哥”案例為企業層面。資料8主要介紹了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必要性。由此,我們可以對各則材料要點進行加工,涉及誠信政府的內容歸為一類,涉及個人誠信的內容歸為一類,涉及誠信企業的內容歸為一類,答案整體上可以按照“總——分”來展開,先給出關鍵詞“誠信”,指出資料主旨,繼而用總領句指出給定資料是從個人、企業、政府三個層面來介紹該主旨的,最后分別從三個層面對要點進行歸納、整理。務必注意作答字數不可超過450字。
【參考答案】
主旨關鍵詞:誠信。
資料從個人、企業、政府三個層面對誠信這一主旨進行了介紹。
個人誠信層面:通過曾子殺豬取信于子;最美司機吳斌用生命履行契約,安全行車以保障乘客乘車安全;美國一份普通的契約因誠信而被維持了兩百多年;某學院重視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從業操守培養,實行誠信考試等案例,彰顯誠信為公民安身立命之本。
企業誠信層面:通過杭州胡慶余堂誠信經營成就百年老店;李嘉誠經商初期因忽略企業信譽而致失敗,后來堅持誠信為本從而取得成功;“油條哥”劉洪安堅持用新油,不用復炸油的良心經營獲得了社會認可等案例,彰顯誠信為企業興旺發展之道。
政府誠信層面:通過正面案例“商鞅因‘立木為信’推進了改革,并最終統一中國;美國政府制定十點計劃回應大公司財務丑聞,推動了公司治理結構的新一輪改革;浙江省政府多措并舉確保食品安全而獲民心”與反面案例“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因失信招致身死國亡;北宋在推行‘青苗法’的實踐中缺少對地方官員的監督,導致執行者歪曲中央政策,坑害老百姓,改革被迫終止”的對比,彰顯誠信為政府公正公信之源。
第二題:結合“給定資料”,聯系實際,請你對當前如何建設誠信政府提出建議。(25分)
要求:觀點正確;有針對性;條理清楚;字數不超過500字。
【解題思路】
閱讀題干,審清題意
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的解決問題能力,要求考生對當前如何建設誠信政府提出建議。仔細審題不難發現,本題作答范圍是“給定資料”,因此作答依據為全部給定資料,考生需要對每則資料逐一進行分析,提煉出建議。需要注意的是,建議的內容是針對建設誠信政府,而不是建設誠信社會,同時還要聯系實際。此外,作答要求中明確提出“條理清楚”,因此在組織答案時,應體現出答案的邏輯結構。
閱讀材料,提取要點
通過閱讀給定資料我們發現,資料1引用《論語》經典論述,并列舉“立木為信”和“烽火戲諸侯”兩則故事,從正反兩方面說明誠信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地位十分重要。結合建設誠信政府,可提出建議:加強公務員的誠信教育。同時“烽火戲諸侯”小故事提示我們,政府在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中,應遵循合法、合理行政的原則。資料3談到在實踐“青苗法”措施時,忽視對地方官吏的監督,導致執行者對上失信政府,對下坑害百姓,最終使改革被迫終止。由此得出,在建設誠信政府方面,我們應加強效能監察。資料5談到了美國政府對大公司財務丑聞積極反應,通過發布報告,提高對信息披露的要求,加大對違規行為的制裁和處罰力度。這也是建設誠信政府的舉措,即要積極推進政務信息公開。
加工要點,組織答案
通過全面分析給定資料,提煉出建議要點,聯系實際進行適當引申。同時還要注意采取總分結構來回答問題。
【參考答案】
建設誠信政府是推動社會信用、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也是提高政府施政能力的需要。建設誠信政府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加強公務員的誠信教育。結合我國傳統文化,對各級公務員進行誠信教育,增強公務員隊伍的職業道德素養。使每個政府公務人員牢固確立誠信觀念,養成誠信行為習慣,形成取信于民的良好風尚。
二、開展行政效能監察。各級政府及其公務員應合法、合理行政,維護廣大群眾合法權益和政府的權威性,促進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的提高,取信于民。完善上下對口、權責明確的綜合監管體制,并積極接受民眾監督。
三、積極推進依法行政。堅持依法行政原則,規范政府及其部門的行政行為。建立和完善各項配套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切實轉變政府職能。
四、推進政務公開。著力建立公正透明的行政運行機制,使政務公開成為各級行政機關施政必須遵循的一項基本制度,提高政務工作的透明度,實施信息披露制度,規范和完善公開的內容、方式、程序和監督保障措施,調動民眾參與政府決策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政務公開的質量和水平。
五、增強懲罰力度。嚴肅行政紀律,堅決糾正和查處不認真履行職責、不及時履行職責、拒不履行職責以及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等行為,保證政令暢通。
第三題:根據“資料2”和“資料7”,從基層公務員的角度出發,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50分)
要求:1.觀點明確,內容充實;2.結構完整,論述深刻;3.條理清晰,語言流暢;4.字數在1000—1200字。
【解題思路】
題目要求根據“資料2”和“資料7”,從基層公務員的角度出發,寫一篇議論文,那我們必須回到給定資料中,從中找到資料核心內容來確定文章的立意和高度。
“資料2”以“曾子殺豬教子”的故事為我們展現了誠信教育的重要性,它貫穿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僅需要我們從小事做起,更要從自身做起;“資料7”以“油條哥”的誠信經營和會計英語的“誠信考試”則強調了誠信在每個人職業生涯中的重要性,引出了“職業道德教育”和“從業操守培養”的概念,強調將誠信貫穿于整個職業生涯之中。
此外,題目還給出了我們寫作的身份角度——基層公務員,通過閱讀“資料2”和“資料7”我們可以認識到加強誠信建設對于基層公務員同樣至關重要,基層公務員的誠信具有更強的社會示范性和社會導向作用,因此,文章的立意可以從加強基層公務員誠信建設出發,從基層公務員自身修養和工作中的誠信標準兩個層面提出具體實施措施,來論證總論點,既源于資料,又高于資料。
考生在寫作中還要特別注意寫作要求,保證總論點的明確性、結合實際的有效性和邏輯的嚴謹性,運用多種論證方法和修辭手法,來增強寫作色彩。
【參考例文】
以誠信之力 立公信之威
——大力加強基層公務員誠信建設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難興,政無信必頹。”誠信為立身之本、立業之本、立政之本、立國之本。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其對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做出了明確要求。提升政府公信力,基層公務員個體的作用不容忽視,只有每一名基層公務員都發揮好自我的作用,才能有效地維護政府形象,確保公信力不斷提升。
當前,我國基層公務員的主流是積極、上升、進步的,大部分基層公務員能夠忠于職守、實事求是、廉潔自律,為提高政府公信力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基層公務員隊伍確實存在不容忽視的局部道德失衡問題,一部分行政人員不講誠信,造成“吏治腐敗”。作為一名基層的公務員,如果個人行為失去誠信,必定會傷及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基層公務員一定要把誠信作為自身的職業操守,在去小惡從大善、積小善成大德中,不斷提升個人的品行修養。
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誠信修養。公務員代表著政府的形象,其誠信形象對群眾有著巨大的示范、引領、輻射作用。“夫婦有恩矣,不誠則離”,夫妻之間只有講誠信,才能和睦相處;“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朋友之間只有坦誠相待,才能推心置腹,結成君子之交。基層公務員在與親人、朋友的日常相處中,同樣要講誠信。要弘揚“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的風尚,堅持實事求是,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成為日常生活中自覺堅守誠信的典范。
在基層工作中加強誠信修養。作為基層公務員,提高職業道德修養是加強誠信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職業道德是一個長期養成的過程,需要各級公務員管理部門將其融入到各項基層公務員日常管理機制中。一是將職業道德作為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在開展職業道德專門培訓的基礎上,將其納入各級各類培訓的必修內容,同時加強培訓情況登記和培訓結果評估,建立職業道德教育培訓長效機制。二是將職業道德作為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在公務員考核、任職、晉升等工作中,突出“德”的優先地位和主導作用。三是將職業道德作為激勵約束的重要標準。在公務員評優獎勵的條件設定上,明確提出職業道德要求,充分發揮公務員依法行政特邀監督員作用,吸收人民群眾、服務對象作為監督員,加強對公務員職業道德表現的監督。
古語有云:“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曾說過:“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基層公務員手中握有國家和政府的權力,肩負著“治國”的使命和為民服務的責任,地位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應成為整個社會誠信的示范者。只有每一名基層公務員都發揮好“小我”作用,才能為打造公信的“大我”提供堅實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