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省部級)真題標準化解析
給定資料:查看
考查話題:社會類(幸福感、社會心態)
總體分析
先從主題來看,2014年國考省部級考察的是社會轉型期社會生活中各種人群普遍存在的各種心態問題,并探討了這些心態問題產生的原因及一些解決思路,與我們考生平時認知材料的基本思路接近,但因為考察的是心態方面的問題,如果考生的積累不夠,平時對生活疏于體悟,難度還是很大的。
再從材料來看,2014年國考申論(省部級)共6個材料,7300多字;2013年國考省部級的試卷材料共7600字,6個材料。這兩年材料個數相同,字數也差不多。
最后從題型來看,2014年國考申論(省部級)第一題概括題,10分,150字,中規中矩的題目;第二題分析題,10分,200字;第三題寫發言稿,屬于公文類題目,20分,500字;這里面的重點是作為領導的發言,一定要體現出高度的概括性,也就是要對活動進行總結和提練;第四題寫短評,20分,500字,這是個比較新穎的題目,從本質上考察的是考生對跟風的看法,是社會現象的分析題,比較難;第五題作文40分。共五道題目,要求作答3350——3450字。2013年國考省部級五道題目,共要求寫2000——2300。今年比去年要求多寫二三百字。而這也是今年國考多了半個小時,全程三個小時的要求。
作答要求
1、“給定資料2”揭示了當前社會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請對此予以歸納概括。(10分)
【要求】全面準確,分條歸納。不超過150字。
【審題】
這是一道傳統的概括題,難度系數不大,嚴格根據材料進行作答即可。
【解題思路】
本題主要考查對社會心理方面問題的理解與分析,材料里面的不好的負面的現象即答案要點,按照材料的順序把關鍵詞找出來分條撰寫即可。
【參考答案】
1.工作壓力大,產生社會心態焦慮和抑郁,幸福指數下降;
2.體制機制不夠完善,事實上的不公平,容易引發心理失衡、社會矛盾;
3.缺乏安全預期、對未知充滿擔憂、對變化心理準備不足、對多元心理認同不夠,出現信任危機;
4.社會陌生感,產生孤獨自卑感,出現“社會隔離”人群心理失根;
5.因存在羞恥感,社會對心理疾病存在偏見和歧視。
【賦分說明】共五個采分點,每個采分點2分。
2、談談“預先失敗”這一概念在“給定資料4”中的含義。(10分)
要求:全面、準確。不超過200字。
【審題】
這是一道標準的闡釋類分析題,問“預先失敗”的含義。作答范圍很明確,只是根據材料4作答。分值10分,難度不大。要求全面、準確,可見是概括題,答案都在材料之中,只是關鍵在于作答思路。作答200字,語言表達要精練,不能拖沓。
【解題思路】
闡釋題作答思路有兩步,先闡釋表意,再解釋引申義。
【參考答案】
個人無意義感,生活沒有提供任何有價值的東西感受,對于生活沒有信仰,很多反科學的追風現象由此而生。這會影響人們的自主選擇能力,所以人們依賴專家指導系統,大眾媒介就是專家指導系統,因為這些系統掩蓋了破碎、凌亂和神秘,把世界完整的面貌通過廣告讓人們生活在溫暖中。
【賦分說明】
個人無意義感,生活沒有提供任何有價值的東西感受——2分。
對于生活沒有信仰,很多反科學的追風現象由此而生。這會影響人們的自主選擇能力——2分。
所以人們依賴專家指導系統——2分。
大眾媒介就是專家指導系統——2分。
因為這些系統掩蓋了破碎、凌亂和神秘,把世界完整的面貌通過廣告讓人們生活在溫暖中——2分。
3、“給定資料3”介紹了S大學舉辦心理健康節活動的情況,假如你是該省教育廳的一名工作人員,全程觀摩了這次活動,校方請你在這次話動的總結會上發言,請草擬一個簡短的發言稿。(20分)
要求:(1)內容具體,符合實際;(2)目的明確,切合主題;(3)語言生動,有感染力;(4)不超過500字。
【審題】
這是一道類公文寫作題。因為題干中要求寫一篇在心理健康節活動總結會上的發言稿,而全篇給定資料中涉及心理健康節活動的內容只有給定資料3,因此答案的來源在給定資料3。根據題干中明確的內容,本題的作答身份是省教育廳的一名工作人員,作答內容是寫一份在心理健康節活動總結會上的發言稿,因此,在答案形式上應對滿足發言稿的要求,具備標題、稱謂、正文等要素。內容具體、語言生動、目的明確,字數不超過500字。
【解題思路】
因為題干中明確了要寫作的發言稿是在心理健康節活動的總結會上,因此,發言稿的內容本質上是對給定資料3內容的總結概括,即對特定事實進行概括,同時要對他們所反映的問題實質進行提煉。根據給定資料3的內容,可以發現,S大學心理健康節活動的特點,即形式多樣、形式創新、因材施教、教育實踐等特點。因此在發言稿當中要對他們進行充分評價,肯定其意義,同時要提出對進一步完善工作的希望。
【參考解析】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很高興全程觀摩了這次心理健康節活動。這次活動可以用概括為“新”“奇”“變”“真”,對全面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這次活動寓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于相聲表演、心理運動會、講座等多種形式,突破了傳統教育形式的觀念,讓全面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更“新”。
心理運動會是這次心理健康節活動的亮點。“漫天飛舞”“齊心協力”“鐵人三項”“背對背擁抱”等項目,不僅強調個人體能展現,更考驗團隊默契配合,讓“玩”更“奇”。
舉辦講座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傳統方式。講座《如何應對心理壓力》《常見的心理問題》《與大學生談人生規劃》服務不同群體,因材施教,內容多樣,在傳統中求“變”,讓學更“活”。
四川雅安地震牽動億萬人民的心,健康節組委會組織同學們為災區人民獻愛心,使同學們在募捐活動中體認到愛心與向善是心理健康的真正底蘊,讓健康心理存“真”。
創“新”、出“奇”、求“變”、存“真”的心理健康節活動是大學生心靈之花的甘露,滋潤著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希望大家能繼續開拓教育思路、
豐富教育形式、尋求內容變化、把握教育真諦,讓甘露更甜。
【賦分說明】
題目、稱謂各2分。
以下四點,每點概括提煉各4分:
形式多樣;形式新穎;因材施教;教育實踐。
4、某地方報紙根據“給定資料4”和“給定資料5”的內容做了一版關于“跟風”的專欄,請你以“告別跟風,走向成熟”為題,為這個專欄寫一篇短評。(20分)
要求:(1)觀點明確,簡明深刻;(2)扣緊材料,重點突出;(3)語言流暢,有邏輯性;(4)不超過500字。
【審題】
該題是一篇短評,屬于公文寫作大類。
【解題思路】
在考試中“短文”的做題方法都是對材料的綜合概括。從題目中就能看出我們要解決跟風問題。而綜合概括主要是對跟風的表現是什么,產生的原因,帶來的危害和解決對策進行分別概括即可,考生要做的就是從材料中找到相應的信息寫出來就可以了。
【參考要點】
告別跟風 走向成熟
表現:報班熱、相親熱、選秀熱、“全民養生”的熱潮、集資熱、買房熱等
危害:1、容易上當受騙2、輿論壓力;3、缺乏理性、喪失文化個性的行為;4、缺少獨立思考,創造力隨之下降,創意會被同質化,逐漸變得平庸;5、產生平庸、恥辱之感。
原因:1、社會轉型期社會心態浮躁,社會群體心理“亞健康”2、人們的自主選擇能力受到沖擊;3、缺乏創造力
對策:1、關鍵是正確引導,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2、沉下心來,真正堅守自己;3、加強民族文化自信心,珍惜文化遺產,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客服盲從與自卑的自信心,展示中華文化的個性風采;4、辨風;5提高個人素質,抵住誘惑,堅守人生價值。
【賦分說明】表現2分,危害8分,原因4分,對策6分。
5、“給定資料”結尾寫道“我們或許應該如作家米蘭?昆德拉所言,‘慢下來’,因為自在有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請結合你對這句話的思考,聯系自己的感受和社會實踐,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選角度,見解深刻;(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限于“給定資料”;(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4)總數1000~1200字。
【解題思路】
通過審題,我們應該把主題限定在價值觀領域。正如米蘭·昆德拉這句話,我們應該選擇慢生活,這才是一種自在有為的生活方式。文章的結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第一部分:由于生活過“快”,造成急功近利、社會浮躁,導致社會心態失衡,因此要“慢下來”,提高精神追求。第二部分:提高精神追求是追求真正幸福的應有之義。第三部分:提高精神追求是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客觀要求。第四部分:提高精神追求的具體措施,教育、宣傳、社會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