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標侵權,指他人出于商業目的,未經商標所有人的許可而擅自使用其已注冊商標,或把他人注冊商標的主要部分用作自己的商標,并使用在相同或類似的商品上,從而產生商標混同,以欺騙消費者。
下面幾種情況中不屬于商標侵權的是( )。
A.甲企業未經商標所有人乙企業的許可,在與乙企業類似的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
B.某毛巾廠注冊“418”牌商標,在市場銷路打開以后,有的企業在“418”前加注某某牌,使“418”商標轉化為商品名稱
C.國內某企業并沒有把“IBM”商標直接用在其商品上,而用在廣告和其他宣傳活動中
D.國內某商場的名稱使用了某房地產企業已獲準注冊的房地產類“亞細亞”商標名稱
2.信息社會,又稱信息化社會,指信息成為比能源、物資更重要的資源,以信息價值的生產為中心,以信息工業為支柱和主導,促進經濟高速發展的智力密集型社會。
下列不屬于信息社會基本特征的一項是( )。
A.信息成為重要資源,對信息的生產、儲存、加工、處理成為主要的產業
B.信息和知識成為生產力、競爭力和經濟成就的決定性因素
C.從事信息工作的人是主要的勞動者,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方向
D.國慶期間,中關村電腦市場的品牌機銷售超過一億元人民幣
3.政企分開,是指區別所有權和經營權,把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原來直接管理企業生產經營的許多職權,交還給企業,使政府管理經濟的重點由微觀轉向宏觀的一項經濟體制改革。
下列符合政企分開的一項是( )。
A.企業政府所有,也由政府經營,政府全權負責管理
B.政府與企業脫鉤,企業想怎么就怎么
C.政府主要搞好統籌規劃、提供服務和檢查監督,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D.政府重派官員管理企業,企業人事制度和工資等制度由政府開會討論決定
4.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區分了兩大類影響人們工作的因素,一類是與工作環境和條件相關的保健因素,這些因素處理不好,員工就會感到不滿,即使解決了也只是沒有不滿而已;一類是與工作本身有關的激勵因素,表現為工作的性質、實際的責任、個人成長和獲得認可的機會以及成就感等,這些因素具備了,就可以對員工產生激勵。
下列屬于激勵因素的是( )。
A.人際關系 B.技術監督系統
C.公司的政策與行政管理 D.上級對個人工作的認同
5.有限責任公司,又稱有限公司,指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設立的,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其股東人數有 最高人數的限制,不能公開募集股份,不能發行股票,而且股東轉讓有嚴格限制。
下列單位不是有限責任公司的是( )。
A.北京電氣有限責任公司
B.北京市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100家公司
C.河北食品貿易有限責任公司
D.公司倒閉破產后,公司經理的股份全部虧空,但他個人財產不受影響的公司
參考答案解析
1.D 【解析】選項A中甲企業未經乙企業許可,在相類似的商品上使用與甲企業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產生商標混同,構成了商標侵權;選項B中將他人注冊商標的主要部分用作自己的商標,構成商標侵權;選項C中將他人商標用于自己的廣告和其他宣傳活動中,也構成了商標侵權;選項D中雖然商場使用了某房地產企業已經注冊的商標,但由于是用在不同的商品上,所以不會構成商標侵權。故選D。
2.D 【解析】選項D只是一個具體的事例,并不能說明信息社會的基本特征。故選D。
3.C 【解析】政企分開是指政府把企業的經營權交還給企業,政府不再過問企業內部的具體事務,而只是進行宏觀的調控,故選項C符合政企分開的要求;選項A、D都是政企分開以前的政府行為;政企分開之后,企業也要受到政府方針政策的約束,要接受政府的宏觀指導,因此選C。
4.D 【解析】所謂激勵因素,就是那些使職工感到滿意的因素,主要有工作表現機會、工作本身的樂趣、工作上的成就感、對未來發展的期望、職務上的責任感等等。據此推斷,答案為D。
5.B 【解析】選項A、C明顯是有限責任公司,選項B交易所上市的100家公司中,可能有其他形式的公司,故答案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