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說離不開對人生世相的描繪,一個閱歷不多、涉世不深的作者,是很難在這一領域嶄露頭角的。詩的創(chuàng)作,特別是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的誕生,大都源于詩人的靈感和天賦。所以,( )。
A.詩人的年紀一般都比較輕
B.著名的年輕小說家相對比較少
C.寫詩一般會比寫小說簡單
D.著名小說家都是中老年人
2.現(xiàn)有如下假設:所有紡織工都是工會成員;部分梳毛工是女工;部分紡織工是女工;所有工會成員都投了健康保險;沒有一個梳毛工投了健康保險。
下列結(jié)論中從上述假設中推不出來的是( )。
A.所有紡織工都投了健康保險
B.有些女工投了健康保險
C.有些女工沒有健康保險
D.工會的部分成員沒有投健康保險
3.科學家在運用理性的邏輯思維進行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過程中,其豐富的想像力,對客觀世界敏銳的洞察力,表現(xiàn)真理的方式和執(zhí)著求索的熱情,無不與藝術的形象思維相聯(lián)。同樣,藝術家在展開想像的翅膀自由翱翔之際,如果沒有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先導,不借助邏輯思維,其藝術作品也難以顯示崇高的精神境界與無窮的魅力。可見,( )。
A.科學與藝術正趨同
B.科學與藝術需相互借鑒各自的思維方式
C.學物理、化學之前應先學習音樂、繪圖等藝術
D.學習文學藝術之前,首先要進行嚴格的數(shù)學訓練
4.環(huán)境學家關注保護瀕臨滅絕的動物的高昂費用,提出應通過評估各種瀕臨滅絕的動物對人類的價值,以決定保護哪些動物。此法實際不可行,因為,預言一種動物未來的價值是不可能的。評價對人類現(xiàn)在做出間接但很重要貢獻的動物的價值也是不可能的。
從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的是( )。
A.保護對人類有直接價值的動物遠比保護有間接價值的動物重要
B.保護沒有價值的瀕臨滅絕的動物比保護有潛在價值的動物更重要
C.盡管保護所有瀕臨滅絕的動物是必須的,但在經(jīng)濟上卻是不可行的
D.由于判斷動物對人類價值高低的方法并不完善,在此基礎上做出的決定也不可靠
5.這塊麥田今年增產(chǎn),或者是因為選用了優(yōu)良品種,或者是由于田間管理搞得好,或者由于化肥用得多;這塊麥田今年確實選用了優(yōu)良品種,所以( )。
A.這塊麥田今年增產(chǎn)并不是由于田間管理搞得好
B.這塊麥田今年增產(chǎn)并不是由于化肥用得多
C.這塊麥田今年增產(chǎn)肯定是化肥用得多,并且田間管理搞得好
D.這塊麥田今年增產(chǎn)可能是化肥用得多,或田間管理搞得好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ǎng)<http://www.ikeluosi.com/>)參考答案
1.B 【解析】本題可采用排除法。陳述中并未涉及年齡問題,所以A不正確;陳述中并沒有關于“寫詩”與“寫小說”之間的比較,所以C不正確;由“……閱歷不多、涉世不深的作者,是很難在這一領域嶄露頭角的”可知寫小說者不是沒有青年人,所以D不正確。只有B項符合題意。
2.D 【解析】由“所有工會成員都投了健康保險”而“所有紡織工都是工會成員”可推出“所有紡織工都投了健康保險”,即A;又由“所有紡織工都投了健康保險”,而“部分紡織工是女工”可以推論出“有些女工投了健康保險”,即B;由“沒有一個梳毛工投了健康保險”,而由“部分梳毛工是女工”可以推出“有些女工沒有健康保險”,即C;D與陳述“所有工會成員都投入了健康保險”矛盾,所以答案為D。
3.B 【解析】這段話論述的是科學思維與藝術思維相互借鑒的問題,A、C、D不能從題中找到依據(jù),只有B符合題意。
4.D 【解析】從題干中可知,動物的價值并不能簡單的判定,所以A、B的說法都是不正確的,同時題中只強調(diào)保護瀕臨滅絕動物需要高額費用,并沒有說支付這些費用是不可行的,故C項錯誤。
5.D 【解析】本題采用排除法。品種、管理、化肥都是增產(chǎn)的必要非充分條件,品種優(yōu),并不排斥其他兩個條件同時存在,因此排除A、B;品種優(yōu),就可導致增產(chǎn),不需要同時滿足其他兩個必要條件,因此,亦可排除C。所以D為正確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