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判斷在行測考試判斷推理中是必考的常規題型之一。每道題先給出一個概念的定義,然后分別列出四種情況,要求我們嚴格依據定義選出一個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答案。每年在行測考試中,這類題型都會考查10道題,題量比較穩定,雖然定義判斷部分相對邏輯判斷、圖形推理來說,難度要低,但是想要快速做完,并拿到這部分的高分卻并不很容易。
定義判斷一般題干長、定義本身不是很好理解,例如一些行政管理、法律相關、經濟相關等題目,如果不是本專業的考生,理解起來會比較困難,這樣就會在定義判斷部分損失不少寶貴的考試時間。如何在考試過程中快速提取有效信息,如何做好定義判斷這類題型,浙江公務員考試網為廣大考生們總結了幾個小技巧,希望能夠幫助考生快速、輕松地解題。
小技巧一:關注定義中的關鍵信息
每個定義都會有一些關鍵信息,這些關鍵信息使這個定義區別于其他定義,因此可以通過尋找定義的關鍵成分,如主體、客體、目的、原因、手段、條件等來對照選項,確定正確答案。這一方法主要適用于篇幅適中、不易理解的定義。 例題:事件營銷是指企業整合自身的資源,通過借用社會關注焦點,策劃富有創意的活動或事件。使之成為大眾關心的話題、議題,從而吸引媒體的報道與消費者的參與,進而達到提升企業形象或銷售產品的目的。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事件營銷的是:( )。
A.某電視劇續集投放之前,影視公司將續集的拍攝花絮放在網上,網友大量點擊。該續集播出后收視率很高。
B.某選秀節目的策劃團隊有意地制造一些參賽者的“緋聞”,吸引了廣大媒體報道,使該節目收視率在短期內迅速提高。
C.某科技公司新開產品專營店,歡迎客戶進店體驗,店員幫助講解功能和應用,贏得很好的口碑,提升了產品銷量。
D.某企業在M市受災后第一時間捐出巨額善款,當地媒體紛紛報道,較好地提升了企業形象。
【答案】C。解析:事件營銷的定義要點為:①主體:企業;②手段:借用社會關注焦點策劃富有創意的活動或事件;③目的:達到提升企業形象或銷售產品的目的。C項不符合②。故答案選C。
小技巧二:問法不屬于,選項找不同
看到題目也要觀察問法,如果問“不屬于”,我們也可從選項出發,把具有相同特點的選項歸為一類,而不具有共同特點的那個選項即為正確選項。
例題:賭徒謬論是指傾向于以為隨機序列中一個事件發生的機會率與之前發生的事件有關,即發生的機會率會隨著之前沒有發生該事件的次數而上升。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賭徒謬論的是:( )
A. 多次派出硬幣反面朝上之后,會傾向于認為下一次出現正面的機會較大
B. 連續購買幾期彩票均未中獎,就覺得下一次再買可能就會中了
C. 連著吃到幾個壞瓜子之后,認為下一個吃到的很可能是個好瓜子
D. 古人常在干旱很久之后開始祭祀,祈禱接下來會很快下雨
【答案】D。解析:觀察問法讓選不屬于的,分析選項:A、B、C項都涉及到跟概率有關的信息;而D項是一種祈禱行為與概率無關,與其他選項不同,故答案選D。
小技巧三:切忌較真,選擇最優。
某個定義的要點可能有多個,如果四個選項中沒有一個選項符合所有要點,應該選擇符合要點數最多的一個。這一原則主要是幫助考生在做題的時候不要過于糾結于定義細節,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選出答案。 例題:生態移民是指為了保護某個地區特殊的生態或讓某個地區的生態得到修復而進行的移民,也指因自然環境惡劣,不具備就地扶貧的條件而將當地人民整體遷出的移民。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生態移民的是: A.貴州省某山區因土地出現石質化現象,該地區村民被遷往他鄉 B.幾百年前,中原一帶的居民為躲避戰爭,整體遷到南方,成為客家人 C.某村落位于山谷中,交通十分不便,為更快致富,村民集體研究決定移居山外 D.張三的父母家住三峽庫區,由于修水庫,其父母將家產變賣,來到上海與張三居住
【答案】A。解析:生態移民的定義要點為:①目的:為了保護某個地區特殊的生態或讓某個地區的生態得到修復;②原因:自然環境惡,不具備就地扶貧的條件;③條件:整體遷出。B選項不符合要點①;C選項不符合要點①;D選項不符合要點②和③;A選項部分符合要點②,沒有涉及是否具備扶貧條件,所以A選項雖然也沒有絕對符合定義的所有要點,但是已經是四個選項中相對符合的一個,堅持選擇最優的原則,答案為A。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認為,定義判斷是一類既需要方法和技巧也需要相關常識積累的題目,因此廣大考生在熟練掌握解題技巧和方法的同時,也要在平時多積累諸如心理學、法律、經濟學、行政學等的相關概念,從而能夠在考試中以不變應萬變,取得較高分數。
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可參看2017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