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公務員考試中,可能性推理題型需要考生根據問題描述中的文字,推斷正確答案選項。和言語理解與表達相比,這類題型的閱讀量并非很大,但由于其中需要更加清晰的邏輯思維,因此也有不小的難度。
求異論證是行測中邏輯判斷可能性推理題干分析的論證模型之一。隨著考題越來越靈活,這種題型時有出現,今天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ww.ikeluosi.com)就跟大家一起共同來學習一下這種論證模型——“求異論證”。
【必備理論】
1.基本概念:
求異論證類題型題干特征為題干中出現A、B兩類事物,其中A具有屬性a、b、c,能夠得出一個結論C;B具有屬性a、b,但是無c,最終不能得出結論C。由此推斷c是C的原因。也就是說,題干是對一個實驗的具體過程進行評價,看有沒有會對結果產生影響的因素。
2.考慮要素:
①實驗有沒有設置對照組;
②兩組的初始條件是否一致;
③實驗過程中有無影響因素;
④實驗結果的統計有無問題等。
3.解題方法:
削弱方法:另有他因,即出現其它因素導致結果的產生。
加強方法:排除他因,即將可能出現的干擾因素全部排除掉,以確保結論的出現就是因為題干中的原因。
【例題】在一項實驗中,讓80名焦慮程度不同的女性完成同樣的字母識別任務,同時在她們頭上放置電極,觀察大腦活動。結果表明,焦慮程度高的女性完成任務時腦電活動更復雜,更容易出錯。實驗者由此得出結論:女性焦慮影響完成任務的質量。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反駁上述結論? ( )
A.焦慮程度高的女性與其他女性相比在實驗前對任務不熟悉
B.女性焦慮時,大腦會受到各種思緒的干擾而無法專注
C.女性焦慮容易引發強迫癥、廣泛性焦慮等心理問題
D.有研究顯示,焦慮和大腦反應錯誤率是正相關的
【答案】A。
【解析】題干由實驗結果得出“女性焦慮影響完成任務的質量”的結論。A項說明試驗初始設置有問題,是“另有他因”導致了試驗結果的差異,削弱了題干結論。B項“女性焦慮使大腦受到干擾而無法專注”對結論起加強作用,排除;C項“引發心理問題”與“影響完成任務的質量”話題不一致,屬于無關項,排除;D項直接肯定結論,起加強作用,排除。故選A項。
【總結】題干是對一個實驗的具體過程進行評價,所以是實驗評價型題目,無論加強還是削弱都考慮四點要素。要求選削弱,而A項剛好是考查第二個要點“初始條件”,從初始條件不同這個角度來削弱題干,故選A項。
【例題】有一項對500名25~35歲女性進行的科學實驗,設置兩個實驗組,第一組實驗者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第二組實驗者沒有服用阿司匹林。結果發現,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眼角比不服用阿司匹林的眼角出現皺紋要晚,而且皮膚光滑柔嫩。這一實驗表明,阿司匹林有可能成為一種廉價有效的防皺、保青春藥物。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結論?
A.兩組被實驗者的眼角皮膚在實驗前是相當的
B.兩組被實驗者的人數相等
C.第一組被實驗者服用的阿司匹林的量較大
D.阿司匹林是人工合成的
【答案】A。
【解析】分析題干,假如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一組本身皮膚就很好,而另一組的皮膚相比較差的話,則題干結論不一定成立。所以,要支持這個結論,就要排除干擾因素,保證實驗前初始條件都相同,即A項。再看另外幾個選項,首先C項第一組的量大,所以皮膚質量好。這是一個削弱項,證明皮膚質量和量的多少有關,而和時間長短無關。B、D兩項明顯和結果無關,題目討論的是阿司匹林這種藥物的效果問題。故選A項。
【總結】這是一道典型的實驗評價型題目。題干通過兩組的比較,長期服用的一組皮膚更光滑,得出結論“阿司匹林有可能成為一種廉價有效的防皺、保青春藥物”。A項是通過第二個要點“兩組的初始條件”相同來加強題干,故選A項。
相信大家通過這兩道例題能夠發現“求異論證”類題目特征較為明顯,考查要素、方法也相對易掌握,希望廣大考生都能花一定時間快速掌握,并運用到解題中,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取得理想成績!
想要熟練掌握做題技巧,離不開方法的學習和大量的習題練習,希望本文能給各位考生新的啟示,爭取更好成績!
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可參看最新版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