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行測邏輯判斷常考考點梳理最后一期,后續還會有其它考點的梳理,大家繼續關注本站。命題推理問題是邏輯判斷所有考點中的難點之一,A推B,B推A,很多考生表示頭大。關于詳細的知識點講解,大家可以點擊這篇文章來看——《邏輯判斷前推后還是后推前》。
本文主要是結合題目來講解知識點,有需要的考生接著往下看:
常考題型 |
題型介紹 |
解法 |
命題推理問題 |
題干中含有“所有”“有的”“如果……那么……”“只有……才……”“和”“或”等邏輯關聯詞 |
利用翻譯規則和推理規則 |
下面來看一道真題——
【經典真題】
從世界經濟的發展歷程來看,如果一國或者地區的經濟保持著穩定的增長速度,大多數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必然會隨之上漲,只要這種漲幅始終在一個較小的區間內就不會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時期內( )
A.如果大多數商品價格上漲,說明該國經濟在穩定增長
B.如果大多數商品價格漲幅過大,對該國經濟必然有負面影響
C.如果大多數商品價格不上漲,說明該國經濟沒有保持穩定增長
D.如果經濟發展水平下降,該國的大多數商品價格也會下降
【解析】C。為啥選C,當然是一起來聽聽老師的解題思路吧。
看完以上內容,下面來一組公考真題,快來打卡檢測一下看自己會不會做吧。
【例1】(2018浙江B卷119題)如果不學習電吉他,阿健就當不了樂隊主唱;如果他想玩樂器,他會選擇學習電吉他;如果他不玩樂器,他就當主唱。
由此可以推出,阿健將:
A.當主唱 B.學習電吉他 C.不學習電吉他 D.不當主唱
解析:B。
第一步:翻譯題干。
①-電吉他→-主唱 ②樂器→電吉他 ③-樂器→主唱 將①逆否可得,主唱→電吉他,和③可以遞推出:-樂器→主唱→電吉他,根據②可知,樂器→電吉他, 如果 A→B,-A→B,那么 B 一定為真(即無論 A 是否成立,B 一定成立),可以推出阿健一定學習電吉他。 故正確答案為 B。
【例2】(2017年國考省級115題)大學畢業的張、王、李、趙4人應聘到了同一家大型公司,每人負責一項工作,其中一人做行政管理,一人做銷售,一人做研發,另一人做安保。
已知:
①張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
②王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研發;
③如果張沒有做研發,那么趙也沒有做行政管理;
④李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
⑤趙不做研發,也不做安保。
由此可以推出( )
A.張做銷售,李做研發 B.趙做研發,李做銷售
C.李做銷售,張做研發 D.李做研發,趙做安保
【解析】C。
根據最大信息法,行政管理和安保出現次數最多。由①②④可知,張、王、李三人均不做行政管理,因此做行政管理的一定是趙,排除B、D兩項。由③可知,張不做研發→趙不做行政管理,由于趙一定做行政管理,則根據逆否原則可知,張做研發,排除A項。因此C項當選。
【例3】(2018年江蘇A卷94題)狗不嫌家貧,子不嫌母丑。愛自己家鄉的人不會說家鄉的壞話,張三就從不說家鄉的壞話。可見,他是一個多么愛自己家鄉的人啊!
以下哪項的推理方式與上述最為相似?
A.燈不挑不亮,話不挑不明。如果沒有聽到張處長這番話,我還在糾結要不要報名參加行業大賽,現在一切都清楚了。看來,張處長的話太重要了!
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巨大的成功往往伴隨著巨大的風險,李四投資股票獲得高額回報。可見,他承擔了多大的風險啊!
C.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要落后。追求進步的人不會不愛學習的,王教授退休后一直無所事事,不愛學習。可見,王教授已不是一個追求進步的人了!
D.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一個有才能的人不會將他的才能顯示出來,李先生就從來沒有顯示過他的才能。可見,他是一個多么有才能的人啊!
【解析】D。
分析題干可知,愛家鄉→說壞話,用張三舉例,
說壞話→愛家鄉。屬于肯后推肯前。
A項,聽張處長的話→糾結,后半句為,
糾結(現在一切都清楚了)→張處長的話重要。屬于否后推否前,與題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B項,巨大的成功→巨大的風險,用李四舉例,巨大的成功(獲得高額回報)→巨大的風險。屬于肯前推肯后,與題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C項,追求進步→愛學習,用王教授舉例,愛學習→
追求進步。屬于否后推否前,與題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D項,有才能→顯示才能,用李先生舉例,
顯示才能→有才能,屬于肯后推肯前。與題干推理形式相同,當選。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繼續關注本站或公務員招錄平臺(gwy999999)獲取更多公考干貨!
往期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