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的成分解題法
運用定義的內涵和外延兩個角度來解題。運用內涵主要是抓住定義的本質屬性,以此來找到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運用外延主要是抓住定義本身所囊括的事物范圍來確定正確的選項。
【例題精講】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依照法律規定應受懲罰的行為。下列屬于單位犯罪的是( )。
A.遼寧某法院院長利用職務之便收受賄賂的犯罪
B.某國有公司經理用公司的財物收買公安局長,要求他釋放公司一名下屬
C.某電腦公司業務主管甲收買了另一公司技術骨干乙,從乙那里獲得大量的商業秘密用于公司的發展,公司對此給予支持
D.某事業單位領導對職員江宏的工作極其不滿,經領導商議決定將江宏辭退
【答案及解析】C。由定義,單位犯罪的主體不是以某個個體的身份實施的犯罪行為。A項中院長的受賄和B項的經理的行為都是個人行為,不是單位作出的。D項中事業單位領導對員工進行辭退的行為不構成犯罪。C項中業務主管竊取商業秘密的行為獲得了公司的支持,因此屬千單位犯罪。
二、關鍵信息法
就是通過快速拆分定義項,將其中關鍵信息拆分出來,以此為要件指標去衡量所給備選項中的可選擇答案是不是符合定義的關鍵信息。
【例題精講】行政糾紛:指國家行政機關之間或國家行政機關同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公民之間由于行政管理而引起的糾紛,包括行政爭議和行政案件兩種形式。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行政糾紛的是( )。
A.原告是一家經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批準開辦的辦公室,由于不服衛生局就其無證推銷保健產品作出的處罰,因則狀告衛生局
B.原告因工傷未能獲得保險賠償,將工廠告上法院
C.原告為個體工商戶,因在旅游景點設攤被該地工商管理局征收攤點費,原告認為此項收費為亂收費,遂狀告該工商管理局
D.原告對消防局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不服,申請重新認定
【答案及解析】B。題干關鍵信息是國家行政機關或行政機關同企事業單位、團體和公民間,選項B是公民和工廠間的糾紛,顯然不符合題干定義。
三、定義的“屬”加“種差”解題法
就是通過解釋概念最鄰近的“屬”概念和“種差”來明確概念內涵的邏輯方法。
【例題精講】生態學謬論:根據整體的分析結果去推斷個體,認為個體具有整體的特征與屬性。
根據這個定義,下列不屬于生態學謬論的是( )。
A.小明剛到上海,見到了五六個上海女生,都很漂亮,所以他認為所有的上海女生都很漂亮
B.一般女生的數理化成績不如男生好,所以某女生希敏的數理化成績肯定不好
C.西藏、貴州整體經濟落后,所以西藏人、貴州人都很窮
D.調查發現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其生育水平越低,因此認為,某個收入很高的家庭,其生育的孩子肯定少
【答案及解析】A。生態學謬論是根據整體的分析結果去推斷個體。A選項由五六個上海女生去推斷所有的上海女生,是由個體到整體的推理過程,不屬于生態學謬論。
行測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可參看2013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