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看來,2004年世界各國的石油探明儲量基本變化不大。但是由于BP公司修正了前蘇聯、哈薩克斯坦、伊朗、利比亞和蘇丹等國的數據,特別是哈薩克斯坦從12億噸修正到54億噸,從而使各國在全球石油儲量分布中所占的比例發生了一些變化。盡管如此這并沒有影響到歐佩克在全球石油儲量中的地位,其石油儲量約占全球的74.9%。若從地區來看,中東石油資源最為集中,占全球的61.7%,其中僅沙特阿拉伯就達22.1%,占世界石油儲量的1/5以上,其次是伊朗(11.1%)、伊拉克(9.7%)、科威特(8.3%)和阿聯酋(8.2%)。在中南美地區、石油儲量最多的委內瑞拉(占世界的6.5%)在該地區占有4/5的石油資源。在歐洲及前蘇聯地區,修正后前蘇聯的石油儲量占世界的6.1%,哈薩克斯坦占世界的3.3%, 其后是挪威(0.8%)和阿塞拜疆(0.6%)。在非洲,修正后利比亞所占的份額達到了3.3%,
其次是尼日利亞(3.0%)阿爾及利亞(1.0%),蘇丹修正后也從0.1%升高到了0.5%。北美三國、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石油儲量份額分別為2.5%、1.4%和1.2%。在亞太地區,石油儲量最多的是中國,占世界的1.4%,其次是印度、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均在0.4%~0.5%之間。
2004年世界石油產量達38.68億噸,比上年增長了4.5%。歐佩克的產量增長了7.7%達到15.88億噸,從而繼續贏得市場份額。伊拉克(增長了50.8%)和委內瑞拉(增長了13.8%)的供應有所反彈,但仍低于先前的最高水平。沙特阿拉伯的產量達到5.06億噸,增長了3.7%,創歷史新高。中東其他產油國產量也分別有所提高。伊朗增長了2.3%,達到2.03億噸;阿聯酋增長了5.2%,達到1.26億噸;科威特增長了8.7%,達到1.20億噸。俄羅斯也比上年增長了8.9%,達4.58億噸。而美國由于墨西哥灣颶風的影響,產量下降了2.5%,但仍達3.30億噸,排名其后的是伊朗和墨西哥(1.91億噸)。石油產量居世界第六位的是中國,達1.75億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