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1.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農民家庭消費水平的主要途徑是( )。
A.降低物價水平B.增加農民收入
C.減少人口數量D.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2.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償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 )。
A.30倍B.25倍
C.20倍D.16倍
3.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個突破口是( )。
A.農村實行的家庭承包經營
B.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
C.興辦經濟特區
D.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4.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農村改革發展的戰略任務是( )。
A.全面建設和諧農村B.發展現代農業
C.全面建設小康農村D.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5.農民張某以一臺手扶拖拉機作為抵押,向銀行申請貸款,這種貸款叫( )。
A.信用貸款B.質押貸款
C.留置貸款D.抵押貸款
6.下列關于“統籌城鄉發展”的說法,哪一種不正確?( )
A.統籌城鄉發展是中央提出的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戰略舉措
B.統籌城鄉發展就是要調整工農關系、城鄉關系,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機制
C.統籌城鄉發展關鍵是要發展壯大城市經濟,增強城市對農村的帶動力
D.統籌城鄉發展就是要將生產要素和公共資源更多地配置到“三農”領域,促進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市民與農民的協調發展
7.國家通過加大對“三農”財政支出可以( )。
①有效地調節資源配置②為鞏固國家政權提供物質保證
③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④有力地促進農村科教文衛事業的發展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8.承包經營基本農田的單位或者個人連續( )年棄耕拋荒的,原發包單位應當終止承包合同,收回發包的基本農田。
A.1B.2
C.3D.4
9.1930年1月,毛澤東所寫的進一步從理論上闡述農村包圍城市革命新道路的著作是( )。
A.《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
B.《井岡山的斗爭》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對本本主義》
10.農民購買了假冒授權種子,可以直接通過( )的途徑獲得賠償。
A.向當地鄉政府投訴B.向當地縣農業局投訴
C.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投訴D.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浙江公務員網http://www.ikeluosi.com)參考答案解析
1.【答案】B。解析:農民家庭消費水平的高低,取決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多少,提高農民家庭消費水平的主要途徑,就是增加收入。
2.【答案】A。解析:《土地管理法》第47條規定,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3.【答案】A。解析:1979年以來中國的經濟改革首先是從農村開始的,而農村改革的突破口則是在農業中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承包經營是農村經營制度的基礎,長期穩定土地家庭承包經營符合農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我們要穩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按照依法、資源、有償的原則進行土地承包權流轉,逐步發展規模經營。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選項。
4.【答案】D。解析:全會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并由此提出了今年農村改革發展的戰略任務、基本方向、根本要求,其中農村改革發展的戰略任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5.【答案】D。
6.【答案】C。解析:統籌城鄉發展是一個城市帶動農村、農村促進城市的城鄉雙向演進過程。當前,統籌城鄉發展關鍵是要轉變發展戰略和發展思路,在謀劃區域發展時統籌兼顧,防止重城市輕農村,重市民輕農民,實行協同推進。重中之重是加快工業化、城市化步伐。因此發展壯大城市經濟并不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關鍵,C項說法錯誤。
7.【答案】D。解析:①③④都是加大對“三農”財政支出所能達到的效果,而②是財政收入的重要作用,故不選。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8、【答案】B。解析:《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承包經營基本農田的單位或者個人連續2年棄耕拋荒的,原發包單位應當終止承包合同,收回發包的基本農田。故正確答案為B。
9.【答案】C。解析:《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發表于1928年10月,主要闡述中國紅色政權能夠存在的條件和原因。《井岡山的斗爭》發表于1928年11月,主要闡述井岡山根據地政治、經濟、軍事等重要問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發表于1930年1月,主要闡述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論及其意義。《反對本本主義》發表于1930年5月,主要從思想路線上批判“城市中心論”,闡明走農村包圍城市革命新道路的歷史必然。
10.【答案】A。
更多農業農村工作知識方面的資料可以查看《201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一本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