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過電子政務建立“透明”政府,公眾與政府之間的溝通將從傳統的“迂回溝通”轉變為()。
A. 間接溝通 B. 直接溝通 C. 雙向溝通 D.面對面溝通
2. 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國家行政權力、管理社會公共事務與行政機關內部事務和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應當遵循的具有行政職業特征的、調整行政管理主客體之間以及主體之間各種關系的道德準則與道德規范被統稱為()。
A. 行政道德法規 B. 行政道德準則
C. 行政道德規范 D.行政社會道德
3. 下列關于延安整風運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在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錯誤
B. 實行“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
C. 確立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
D.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4. 基因就是()。
A. 攜帶某特定蛋白質完整遺傳密碼的DNA片段
B. 攜帶某特定蛋白質完整遺傳密碼的RNA片段
C. 攜帶某特定蛋白質完整遺傳密碼的結構蛋白
D.上述三種都是
5. 資源節約型農業可將動植物的有機廢棄物轉化為飼料或食物,是經過()處理實現了資源的循環綜合利用。
A. 微生物 B. 高溫 C. 粉碎 D.細菌
6.近年來,人們的物質生活大大豐富了,但不少人卻感覺不如以前幸福了,以至于有人說:“現在,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心理空間越來越小,人際關系處理不好,生活到處都是煩惱。”這是不少人討論關于“幸福指數”的一個熱門話題。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各有不同,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
A. 缺少物質條件 B. 缺少對生活的自信
C. 缺少人際關系的和諧 D.缺少精神的滋養和文化的浸潤
7. 2008年,我國南方地區持續出現的雨雪冰凍災害致使電網發生主干輸電線路倒塌、斷線乃至大面積停電等事故,給人民生活、生產和社會活動帶來巨大影響。對此,有輿論認為:盡管這次雨雪冰凍災害實屬罕見,但從中可以看出我國南方地區電網系統面對自然災害所表現出的“脆弱”和“不堪一擊”;“遠距離輸變電設備在設計和運行標準、質量上缺乏安全性和長遠考慮”。對我國災后電網重建的客觀需要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 想盡一切辦法提高輸電線路傳輸容量
B. 大面積推翻和修改原有設計和施工標準
C. 應把電網安全性的提高列入國家發展戰略
D.應把電網發展列入國家發展戰略
8. 西方流傳的《帝國亡于鐵釘》一書中有一首民謠寫到:鐵釘缺,馬蹄裂;馬蹄裂,戰馬蹶;戰馬蹶,騎士跌;騎士跌,軍團削;軍團削,戰士折;戰士折,帝國滅。馬蹄鐵上一個釘子的脫落和丟失,本是初始條件下的十分微小的事物,是一個細節。我們誰也不會誤解為一個馬蹄上的鐵釘的脫落會使一個帝國滅亡,但我們可以認定,一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細節,其長期的、持續的、連鎖的、未來的效應卻事關一個帝國的存亡。
這段文字說明的是()。
A. 細節的放大效應 B. 細節的預測功能
C. 成大事者不是不拘小節 D.質量效應
9. 集體決策是一種科學的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但要真正發揮好作用,必須強化對它的監管。目前,集體決策在實行過程中,有兩種現象值得注意:一是有的主要決策者凌駕于集體之上,實行一言堂;二是在地方集體決策過程中,一些干部出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往往附和了事或干脆不發一言,敷衍塞責。這兩種情況都直接導致了同一個后果,那就是集體研究有名無實。這些情況實質上是()。
A. 缺少行政過錯責任追究辦法
B. 與集體決策在客觀上形成的責任分散有關
C. 集體決策這一科學的工作方法被一些人歪曲了
D.濫用公權的“集體決策”成了某些領導干部的“免責牌”
10. 地球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多數儲存在()。
A. 冰川 B. 地下 C. 江河 D.湖泊
(浙江公務員網http://www.ikeluosi.com)參考答案解析
1. B[解析] “透明”政府的建立目的即為提高行政效率,減少行政環節,廣泛吸收民意,促進公平公正,這些都是群眾能與政府直接溝通帶來的結果。
2. C[解析] 略
3. C[解析] 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是在遵義會議上發生的。
4. A[解析] 基因是指攜帶有遺傳信息的DNA系列,也稱為遺傳因子,是控制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
5. A[解析] 細菌是微生物中的一類,微生物的范圍更廣。
6. D[解析] 感覺不如以前幸福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缺少物質條件,缺少對生活的自信和缺少人際關系的和諧也都會造成人們的不幸福感,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精神的滋養和文化的浸潤。
7. B[解析] 略
8. A[解析] 一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細節,其長期的、持續的、連鎖的、未來的效應卻事關一個帝國的存亡,這說明小事有時也會造成大的嚴重的后果。
9. B[解析] 實質上的原因是責任分散。
10. A[解析]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蓋,其中97.5%為咸水,淡水僅占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極和格陵蘭的冰層中,其余多為土壤水分或深層地下水,不易被人類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約0.007%的水可為人類直接利用,主要分布在湖泊、河流、水庫和淺層地下水源。這些水量通過降雨和降雪定期更新,因此可持續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