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我們發現,有關公務員言行的新聞總是高點擊率。比如最近的“公務員偷拿救生衣”事件,就引起了網民和輿論的熱議。您怎么看待這個社會現象?
陳小恩:公務員是治國理政 的主體,其思想道德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黨和政府治理國家、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效率。所以,可以說,公務員無論職務高低,在某種程度上都是公眾人物,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代表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容易受到社會輿論的關注。
公務員隊伍中道德不端的只是少數,主流還是好的,絕大多數公務員都能夠嚴于律己、立足本職、勇于奉獻。就浙江省而言,全省公務員隊伍從總體上看,年齡、學歷、知識、能力等結構不斷優化,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都在不斷提升。最近,我們還在全省公務員隊伍中評選表彰了100名“廉潔高效先鋒”。但是,少數公務員道德不端事件的出現也警示我們,公務員隊伍職業道德建設必須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只有打造一支品行過硬的公務員隊伍,才能贏得社會輿論、人民群眾的尊重和信任。
放到黨的建設視野下考慮
記者:您認為,職業道德建設在整個公務員隊伍建設中應該處于什么地位?
陳小恩:我覺得不能局限于公務員隊伍建設來談這個問題。公務員的職業道德建設應該放在加強黨的建設和引領社會道德風氣的視野下來考慮。
靠什么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我認為,關鍵之一是要加強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公務員是代表黨和政府依法履行公務的特殊群體,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實際執行者。公務員道德水平、黨性修養的高低,直接關系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水平的高低。同時,加強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問題的有效途徑。公務員的腐化墮落,往往是從道德滑坡開始。培養和塑造公務員良好的職業道德,遠離低級趣味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把清正廉潔的要求內化為公務員的道德自覺,有助于增強公務員自身防腐拒變能力,也能有效地發揮權力監督與制約的效能,是廉政建設的基礎和手段。
另一方面,加強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是提升黨和政府形象、引領和凈化社會道德風氣的重要舉措。官德影響民風。從正面來說,如果公務員具有良好品行和強大人格魅力,群眾就會起而仿效,從而起到引領、凈化社會道德風氣的示范帶動作用。從反面來說,如果公務員道德操守不佳,行為不檢點,即便是少數甚至極少數,也會直接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及公信。因此,當前培育公務員高尚道德情操,保持優良黨風政風、引領全社會的思想道德進步,凝聚黨心民心、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特別重要。
“三管齊下”有效約束公務員道德
記者:在加強公務員道德建設的具體實踐中,怎么處理“自律”和“他律”這兩種實現途徑的關系?
陳小恩:道德要靠自覺,也需要監督和約束。要把自律和他律、軟性約束和硬性約束結合起來,幫助公務員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所以,一方面要加強教育培訓。把教育培訓作為提高公務員隊伍職業道德水平的基礎和先導。開展大規模輪訓,探索多種多樣培訓方法,增強職業道德教育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完善多種形式的公務員職業道德監督約束辦法,建立嚴密、高效、有力的全方位監督約束體系。
首先,法律制度的監督約束是規范公務員道德的最終保障。要著眼公務員職業道德法制化和制度化建設,用完善的法律法規和制度管“人”、治“人”,不斷提高公務員職業道德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述職述廉、述德、民主評議、談話誡勉以及審計、質詢、問責、罷免等制度。浙江省也在加緊研究制定全省的公務員職業道德規范。
其次,提高辦事透明度。制定完備的公務員辦事流程,并予以公開,接受社會對公務員辦事全過程的監督,及時有效地控制公務員越權違法和濫用權力的行為。
再次,強化獎懲激勵。要研究制定科學的考核評價、獎懲激勵機制,做到獎優罰劣、獎懲分明。把公務員職業道德評價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公務員年度考核,把公務員道德品質作為選拔、任免、升降的必要條件,最終形成強大的道德驅動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