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加大高校畢業生招聘力度,應屆生迎來重大利好,如何備考?往屆生面臨就業壓力,何去何從?
近來,多少往屆生夜晚難眠。起因是人社部發布的一篇文章↓↓↓
當日20:42,人民日報官微也發布了相關動態↓↓↓
一時之間,“今明兩年事業單位空缺崗主招高校畢業生”,相關話題沖上熱搜,引發網友廣泛討論↓↓↓
普遍認為,本次政策要求似乎對往屆生報考事業單位不太“友好”
1、部分往屆生覺得不太公平,應屆往屆應一視同仁。
2、已經備考事業單位2年的考生不知該何去何從?
3、國考選調已把大多數往屆生拒之門外,現在事業單位這樣,省考競爭壓力會不會加大?
一項政策的發布,勢必會有不用的聲音產生,面對新政策,我們首先要保持頭腦冷靜,不隨波逐流;其次,要注意聽從專家的指導和建議。
事業單位加大高校畢業生招聘力度,應屆生迎來重大利好,如何備考?往屆生面臨就業壓力,何去何從?且聽小編一一道來
通過本次《通知》,我們不難看出在政策上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扶持力度。就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具體舉措方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經過小編的總結可以歸納為以下四方面:
1.加大事業單位面向高校畢業生公開招聘力度。
2.及早發布招聘公告并擴大信息發布范圍。
3.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到艱苦邊遠地區基層事業單位工作。
4.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參加“三支一扶”基層服務項目計劃。
【解讀1】
誰是應屆生,誰是往屆生?
《通知》中第二條說明:
“要加大事業單位面向高校畢業生的公開招聘力度,今明兩年事業單位空缺崗位主要用于專項招聘高校畢業生(含擇業期內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其中,湖北省事業單位可以面向湖北省高校的畢業生或湖北籍高校畢業生開展專項招聘。”
那么,考生這時候要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是2020年7月畢業的應屆生,還是2019年畢業但是一直未就業,處于擇業期內的高校畢業生。例如,某考生在2019年7月畢業,參加了公職類考試,但并未考試成功且一直未就業,那么,到現在還屬于應屆畢業生,仍然享受此次主招應屆畢業生的機會。注意,國家規定擇業期為二年,有些地方延長至三年。考生要注意了解本地的擇業期時長。
【解讀2】
主要招錄應屆生不等于不招往屆生
《通知》中說明的事業單位“空缺崗位”“主要用于專項招聘高校畢業生”,但是并不意味著所有崗位都適用于應屆生,對于需要基層工作經驗的崗位尤其是綜合管理崗位來說,往屆生仍然具有很大的優勢,而對于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生來說則更偏重于基層崗位。
應屆生面臨的壓力要大于往屆生,這也是出臺《通知》的重要背景。但這不意味著往屆生不能報考了,往屆生現在要做的就是等待各地具體的公告發布,梳理出適合自己的崗位,繼續復習備考,很顯然考試競爭壓力必然會增加。
【解讀3】
事業單位招聘公告將會密集發布
《通知》中第三條說明:
“要組織指導事業單位及早發布招聘公告,公布崗位數量和崗位條件,及時為高校畢業生應聘提供崗位信息,增加就業機會。招聘公告須在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公開招聘服務平臺、主管部門網站上發布;有條件的地區,可在省級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公開招聘服務平臺上集中發布;要有針對性地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媒介廣泛推介招聘信息,擴大信息發布范圍和社會知曉度。”
通知出臺后,各地事業單位招考工作將會緊鑼密鼓地實施,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公告將會大量密集性出臺,往屆畢業生要密切關注本地事業單位發布的公告,積極梳理出適合自己的崗位,同時不要放棄之前的復習準備。畢竟,誰都不確定一定沒有適合往屆生的崗位。
另外,關注崗位信息要去“人事綜合管理部門公開招聘服務平臺、主管部門網站”了解,也就是到各地的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的網站去獲取權威信息,不要被誤導或錯過有價值的信息。
【解讀4】
保持信心,往屆生優勢不可輕視
在以往很多事業單位崗位的招錄條件是需要滿足基層工作經驗的,很多往屆考生憑借自身在已有崗位上的出色表現,具備了這類型崗位的要求,能夠順利地考試成功。
可以說,豐富的工作經驗不僅是考試的重要條件,也是未來工作中的重要優勢。不論在何時,機會都是偏愛有能力的人。政策偏向應屆生,參考人數增加,也給應屆生備考帶來巨大的競爭壓力。同樣,對往屆生來說,崗位數量有限必然也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因此,要科學評估自身能力,不要人云亦云。
事業單位崗位永遠都需要有辦事能力、有責任心、有優良心態的工作人員。而這一點,往屆生的優勢不可輕視。正確對待此《通知》帶來的變化就是橫下心來,打造自己,一旦機會出現,能夠迅速抓住,一舉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