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考面試在即,金句的積累對于面試非常重要。本文,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準備了100條好詞金句,現在開始背還來得及!
1.在應對風險中砥礪奮進,在搶抓機遇中乘勢而上,在攻堅克難中逐夢前行。
2.全國人民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3.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
4.奔跑要選準方向,做一個信仰堅定的有志者;奔跑要講究方法,做一個善作善成的智慧人,奔跑要腳踏實地,做一個勇于創新的實干家。
5.眼中有群眾,心中有戒律,胸中有大局,腦中有思路,手中有把握。
6.常打“問號”是前提,會打“問號”是關鍵,解開“問號”是目的。
7.注入了“清醒劑”,提供了“導航儀”,發出了“動員令”。
8.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我們要不負人民重托、無愧歷史選擇,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9.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使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10.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
11.“但生命至上,這是必須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價!”——人民至上是底線,對人民群眾始終如一的“保證”。
12.“我們一定要努力改進工作,切實履行職責,盡心竭力不辜負人民的期待!”——為人民服務永不停步,這是對人民群眾最重要的“承諾”。
13.“實行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誰能干就讓他干!”——能者上、劣者汰、庸者下,這是對人民群眾最踏實的“負責”。
14.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15.拿出“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
16.對我們這樣一個擁有 14 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能在較短時間內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艱。我們也付出巨大代價,生產生活秩序受到沖擊,但生命至上,這是必須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價。
17.在疫情防控中,我們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抓緊抓實抓細各項工作。
18.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堅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制,完善傳染病直報和預警系統,堅持及時公開透明發布疫情信息。
19.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及時通報疫情信息,主動分享防疫技術和做法,相互幫助、共同抗疫。
20.國內消費、投資、出口下滑,就業壓力顯著加大,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困難凸顯。
21.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22.需要說明的是,我們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
23.加大“六穩”工作力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24.困難挑戰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內生發展動力。
25.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以公正監管維護公平競爭,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26.簡政放權,簡化辦事流程,下放審批權限,縮減審批事項,能上網的盡可能上網,權在用,云在看。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
27.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28.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態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29.疫情倒逼傳統企業線上化、數字化,事實證明,線上潛力巨大,我們應加快推動線上線下融合。
30.堅持包容審慎監管,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更大激發社會創造力。
31.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民生導向,使提振消費與擴大投資有效結合、相互促進。
32.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關鍵是要定位準民生需求,以前是“政府端菜”,現在要轉變成為“群眾點菜”。
33.擴大有效投資。主要是: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 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以適應農民日益增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
34.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強化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放水養魚,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要堅決把減稅降費政策落到企業,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35.保障就業和民生,必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
36.中小微企業是吸納就業的主體,小微企業不微小,我們要讓中小微企業多微笑。
37.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鼓勵銀行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資擔保覆蓋面并明顯降低費率。為保市場主體,一定要讓中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明顯提高,一定要讓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
38.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
39.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強化。財政、貨幣和投資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穩就業。努力穩定現有就業,積極增加新的就業,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
40.要加強技能培訓,提高技術含金量,增強就業本領。對于工人來講,要通過培訓給他們“一根杠桿”,對于農民來講,要多培養出新型職業農民。
41.落實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舉措,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42.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大剩余貧困縣和貧困村攻堅力度,對外出務工勞動力,要在就業地穩崗就業。開展消費扶貧行動,支持扶貧產業恢復發展。
43.拓展農民就業增收渠道。支持農民就近就業創業,擴大以工代賑規模,讓返鄉農民工能打工、有收入。扶持適度規模經營主體,加強農戶社會化服務。
44.面對困難,基本民生的底線要堅決兜牢,群眾關切的事情要努力辦好。
45.最鮮明的政治立場,最自覺的責任擔當,最堅決的實際行動。
46 政府只有過緊日子,老百姓才能過好日子。中央政府帶頭意味著地方政府也要跟上步伐學著干。
47.要大力提質增效,各項支出務必精打細算,一定要把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緊要處,一定要讓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有真真切切的感受。
48.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要優化投入結構,讓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讓他們有更光明未來。
49.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今天的事業,明天的希望。關鍵是要促進教育資源公平合理配置,要向農村以及偏遠地區傾斜。
50.要切實保障所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民生也必將助力更多失業人員再就業敢創業。
51.面對外部環境變化,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52.越是在困難時刻,越是要打開國門搞建設,以開放的胸懷面向世界。
53.營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54.法治是最好的環境。
55.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場原則和國際通行規則,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開展互惠互利合作。
56.共商共建共享,都有一個“共”字,這個時代,誰也離不開誰,必須樹立合作共贏、抱團取暖的價值觀。我們不做“魯濱遜”。
57.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在擴大開放中深化與各國友好合作,中國始終是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的重要力量。
58.敏于發現問題,敢于面對問題,善于化解問題,成于解決問題。
59.依法行政、依法治國是永恒不變的主題。疫情給我們的教訓是政府迫切需要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尤其是線上化治理,政府治理要進行創新,要回答時代提出的挑戰。
60.政府工作存在不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仍較突出,少數干部不作為、不會為。堅決遏制“四風”,政府工作人員也要不斷進步,要會作為、敢作為。
61.政府工作人員要自覺接受法律、監察和人民監督。加強廉潔政府建設。
62.人在做,天在看;權在用,老百姓在看。一定要有監督,而且信息要公開透明。
63.為擔當者擔當,讓履職者盡責。
64.要敢于擔當,敢于盡責。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65.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尊重基層首創精神,以更大力度推進改革開放,激發社會活力,凝聚億萬群眾的智慧和力量,這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挑戰的底氣。只要我們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奮力前行,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一定能實現。
66.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思路。
67.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社區服務功能。支持社會組織、人道救助、志愿服務、慈善事業等健康發展。完善信訪制度,加強法律援助,及時解決群眾合理訴求。
68.加快落實區域發展戰略。繼續推動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
69.在最關鍵的當口站好樁,在最緊要的部位吃住勁,在最需要的時刻穩住神。
70.中華民族向來不畏艱難險阻,當代中國人民有戰勝任何挑戰的堅定意志和能力。
71.中國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是廣大干部群眾篳路藍縷、千辛萬苦干出來的。
72.政府有形之手不能伸得太長,該還給市場的事項要還給市場,充分發揮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政府要充當好“守夜人”角色,做好公共服務,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確保安全、穩定。
73.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空談是空談者的墓志銘,實干是實干家的通行證。
74.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個人如此,國家亦是如此,我們要居安思危。
75.把內生動力激發出來,把發展活力釋放出來,把巨大潛力挖掘出來。
76.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政府接受監督,能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能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77.政策實施得好不好,要看老百姓是哭還是笑;堅決反對四風,少干面子工程,多干里子工程。
78.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有憂患意識,才能防患于未然、有備無患。要想長治久安,就必須“未雨綢繆”。
79.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
80.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讓居民和企業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
81.健全督查問責機制,堅決整肅慵政懶政怠政行為,決不允許占著位子不干事。
82.發展的不竭力量蘊藏在人民群眾之中。9 億多勞動力、1 億多受過高等教育和有專業技能的人才,是我們最大的資源和優勢。
83.我們要持之以恒,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84.學習上深一步,認識上高一籌,踐行上先一著。
85.情為民所系,強化群眾意識。權為民所用,強化權責意識。利為民所謀,強化公心意識。
86.在經營環境上,力求新格調。在經營模式上,力求新品味。在經營成效上,力求新亮點。
87.強化底線思維。強化問題導向。強化法治意識。強化責任擔當。
88.樂于多作貢獻;善于分工合作;敢于堅持原則;富于創新精神。
89.塑造干凈干事的形象;塑造親民愛民的形象;塑造公道正派的形象。
90.虛心學習,以識修身;專心工作,以勤補拙;真心待人,以和行政;公心處事,以廉律己。
91.莫道桑榆晚,人間重晚情。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后來人就有可期的未來。
92.讓更多青年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讓三百六十行人才薈萃、繁星璀璨。
93.像繡花一樣管理城市,讓文明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眾。
94.讓“工業拉著農業的手,城市帶著鄉村走”。
95.讓農村成為令人向往的地方。
96.努力打造有溫度的城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97.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把工作做到老百姓惦念和揪心的地方。
98.抓好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近14 億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99.持續開展“減證便民”改革行動,不能讓繁瑣證明來回折騰企業和群眾。
100.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不負綠水青山,方得金山銀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