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公務員,很多人腦中都一個比較清晰的晉升發展路徑,比如下面這張圖,一目了然:
主要有:辦事員、科員、科級、處級、廳局級、省部級、國家級。
然而,提到事業單位的發展路徑,很多人卻一臉茫然。那么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科普一下,事業單位的晉升路徑,好讓大家的入編之路有個明確的方向!
想知道事業單位的晉升路徑是什么,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一下,事業單位的崗位分類都有什么:
《〈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實施意見》中,將崗位設置為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職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技能人員以及特設崗位這4大類:
1. 管理崗位:主要承擔社會事務管理職責。
2. 專業技術崗:主要以專業技術提供社會公益服務。
3. 工勤技能崗:主要承擔技能操作維護、服務保障等職責。
4. 特設崗位:是事業單位根據事業發展聘用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經批準設置的工作崗位,是事業單位中的非常設崗位。
那么到底各類崗位的發展路徑是如何劃分的呢?請隨小編一起了解:
1、綜合管理崗
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根據事業單位的規格、規模和隸屬關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權限設置事業單位各等級管理崗位的職員數量。
2、專業技術崗
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即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和初級崗位。高級崗位為一至七級共7個等級;中級崗位八至十級共3個等級;初級崗位十一至十三級共3個等級。實施意見規定,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的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高級的崗位包括五至七級。其中暫按現行專業技術職務有關規定執行的情況下,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無正副高之分。專業技術崗位不同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可根據不同地區的行業特點及地區發展特色等實行調控。
3、工勤崗
事業單位中的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依次分別對應一至五級工勤技能崗位。工勤技能崗位結構比例,一級、二級、三級崗位的總量占工勤技能崗位總量的比例全國總體控制目標為25%左右,一級、二級崗位的總量占工勤技能崗位總量的比例全國總體控制目標為5%左右。工勤技能一級、二級崗位主要操作和維護對技能水平要求較高的領域。
4、特設崗
特設崗位是事業單位根據事業發展聘用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等特殊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而確定的特設崗位。特設崗位不受事業單位崗位總量、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務后,按照管理權限予以核銷。
雖然在全國的各地區、各部門也會根據實際情況,去制定符合自身的具體的管理辦法。但是總體的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就是這些了,現在有沒有覺得自己的考編升級打怪之路清晰很多了呢?
如果還是沒有搞清楚,那小編只好為你們獻上更直觀的薪資表!
事業單位工資標準表
現行的事業單位工資構成是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津貼補貼(主要根據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差異,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員給予適當的補助)四部分組成,其中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為基本工資。
?。▋H供參考,具體以官方發布為準)
看完事業單位的工資表之后,小編認為無論是成為公務員還是在事業單位工作,最終拿到的工資并不會差太多!
從考試難度來說:公務員>事業單位
從考試次數來說:事業單位>公務員
如果你想早點考進體制內,事業單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