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事業編公告發布時,寶子們第一時間肯定是會去下載崗位信息表,看看是否有適合自己報考的崗位,但在查看崗位表中單位經費形式或單位性質有很多寶子表示疑惑,什么單位經費形式的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那么今天小編就給寶子們介紹一下。
財政核撥:財政全額撥款
是有些崗位表中單位性質-全額事業,公益一類。承擔行政決策、行政執行和行政監督的事業單位,從事社會公益事業、提供社會公共服務、難以通過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不允許也不能自主創收,完全靠財政撥款的單位,其經費形式原則上應確定為財政全額預算。是財政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其所需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的一種管理形式,如XX部、XX局、XX街道服務中心、學校、圖書館、文化館、縣級融媒體中心等。
優勢:薪資待遇穩定,與公務員、 參公事業編相似。
財政核補:財政差額撥款
對應有些崗位表中單位性質-差額事業,公益二類。主要從事社會公益事業,通過市場運作或運用自身條件開展有償服務,能夠取得一定數量的經濟收入,但不足以抵補本單位經常性支出的事業單位經費形式確定為財政差額補貼。在這類單位上班,人員的待遇與單位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是掛鉤的,比如人員工資60%是固定工資,這部分基本由財政撥款,40%是非固定工資,這部分就根據單位的收支情況浮動發放。差額撥款的單位如:公立醫院、公立大學等。是財政核撥補助事業單位,其所需經費既包括財政核撥,也包括單位自籌,一般包括醫院等有收入的又承擔社會職能的單位。職工的工資由部分財政撥款和自籌盈利組成。
優勢:自身有營收能力,工資可能比財政核撥的更好,但存在浮動性。
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經費自理
對應有些崗位表中單位性質-自收自支事業,公益三類。對業務活動具有公益屬性,通過市場運作,利用專門知識和技能開展有償服務,能夠獲取比較穩定收入并能保證基本支出需要的事業單位,經費形式確定為經費自理。類似企業,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報社、廣播電臺、國有林場、水利局,從事應用性研究和開發的科研單位、政府直屬印刷所等,隨著事業單位的改革將逐步改制成企業。
建議:報考此類事業單位需慎重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