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近年來,一些地方城管部門濫用權力、暴力執法事件不斷,已經在公眾心中積累了諸多不滿和抱怨?!俺枪軆疵汀保坪跻呀洺蔀橹袊鞘兄卫淼囊淮筇厣_@樣一個數量龐大但一直妾身未明的群體,長期以半官方的身份突兀地竄入公眾的生活。雖然多數時候,他們只不過是在完成自己分內之事,但這仍不能博得民眾的理解,不少人甚至會有這樣一種困惑:原本應該為城市生活服務的城管,為何總是一次又一次站在大家的對立面?
不久前發生在湖北天門的城管打死用手機拍攝粗暴執法男子的惡性事件,更讓全社會高度關注城管執法問題。
據12月2日《新京報》報道,剛畢業半年的北漂小伙戴海飛為省房租,自行組裝了一個“蛋形小屋”,媒體的報道讓公眾再次關注高房價壓力下年輕人的生存窘境,而北京市海淀城管大隊相關人員卻公開表示,“小屋涉嫌私搭亂建,應自行拆除。”
北漂族戴海飛自行搭建“蛋形小屋”的舉動,很容易讓我們想起前不久媒體報道過的一位河南老人——64歲的退休礦工陳新年。因為沒錢買房,他曾耗時4年時間,為老伴挖掘了一個50平方米左右的地下居室。只不過,媒體曝光后,陳新年老人最終并沒有遭到蠻橫對待,而是得到了有關部門的“特事特辦”──不僅廉租房申請獲批,每月還能領取78元的租房補貼。一個蠻橫有余而溫情不足,一個無處不讓人感到柔性執法的溫暖,對比二人遭受的待遇,不難理解為何海淀城管“照章辦事”仍會惹來噓聲一片。
【提問角度】
倘若你作為一名城市管理的執法者,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對規范城管執法這一問題,你有何建議?
【思路點撥】
規范城管執法作為近年來的熱點問題,一直受到公眾的關注。必須肯定的是,城管曾經在城市化順利推進、市容市貌建設等多個方面居功至偉。只不過,隨著近幾年城管權力的無限擴張,隨著城管粗暴執法甚至打人等惡性案例的不時出現,城管群體的負面標簽越來越多,社會評價下滑。
回答這方面的問題,要站在執法者的角度上,從多個層面進行分析。
【答題框架】
1、就城管執法而言,防止某些城管人員粗暴野蠻行使權力,主要不在于賦予其多少權力,而在于如何規范和監督這些權力的行使。因為有些權力不賦予城管就要賦予其他執法機關,總要有相應的執法權存在,如果沒有嚴格的權力規范和及時到位的監督,任何一個執法部門都有可能出現城管這樣的問題。
2、要防止某些城管人員野蠻執法,切實改變城管形象,制定專門的法律規范不能說不必要,但更為關鍵和具有根本性的問題卻是城市管理理念問題。一個城市到底是市容整潔優先,還是市民生存權利優先,則是這個問題的核心。堅持以人為本,公民權利優先,端正政府即服務的觀念,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3、城管執法人員要扭轉自己的負面形象,為自己正名,最根本的是改變城市的發展思維,厘清城市發展到底是為了什么,并明確執法邊界;在此解決之前,有賴于城管部門增強服務意識,在工作中多多體現人本關懷,多些柔性執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