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簡稱,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的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平臺,用戶可以通過WEB、WAP以及各種客戶端組件個人社區,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實現即時分享。以個人面向網絡的即時廣播,通過群聚的方式,每個人都可以形成一個自己的聽眾群落;用微博客的方式,將個人的見解和觀點發布給自己的聽眾,以最精煉的詞匯來表達最高深的觀點。
據統計,2010年輿論熱度靠前的50起重大案件的例子中,微博首發的有11起,占22%。如湖北“鄧玉嬌案”、杭州“飆車案”、深圳“偷金案”、唐駿“學歷門”事件、“我爸是李剛”事件等等,均在網絡輿情的推動下,迅速演變成轟動全國的熱點訴訟。
不過,微博的傳播效力日益擴大的同時,也帶來了謠言的滋生微博時代謠言的伸張滋長,一方面與互聯網本身的特性及發展水平有關,信息從稀缺到過剩,謠言是眼球經濟驅動下不擇手段的結果;另一方面微博謠言的孕育發生也與微博獨特的傳播模式有關微博話語權的下放及把關人的缺失,微博所具備的強大的媒介融合功能,碎片化文本及碎片化的表達方式,名人效應使輿論中間化重組等,加劇了謠言的擴散
【參考解析】
微博作為一個平臺,由于方便、快捷、即時等特性,可謂風靡世界。借助于微博有很多陰暗的、有爭議的、攸關民生的事件不斷見露于媒體,并在微博的關注下最終得到了公平、合理的解決;但同時由于微博而揭露的個人隱私信息等事件也頻頻出現。因此,對微博這個新生事物,我們要辯證看待,合理引導使之沿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1.積極方面
第一,它體現了自由民主。人們借助于微博等網絡平臺,對社會現象、熱點問題等暢所欲言,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充分尊重了民意,尊重了人們的言論自由的權利,有利于發揚社會主義自由和民主。構建和諧的社會氛圍。
第二,它反映了社情民意。借助于微博這些網絡平臺,一些反映民生、關系社會公平正義的社會問題見諸于媒體,逐步擺在人們的面前,引起整個社會的關注。并在輿論和社會的壓力下最終得到合理的解決。
第三,增進了溝通。現在下到普通百姓,上到政府官員,都開通了自己的微博,人們借助于微博一方面進行普通日常交流溝通;另一方面微博也搭起了普通百姓與政府官員、企業等進行溝通交流的橋梁,增進彼此的理解,上通下達,消除了很多不必要的誤會。
2.消極方面
第一,泄露隱私機密。但我們也應看到有些人通過微博進行有意無意的、甚至惡意的個人隱私及商業秘密,造成極大負面影響,侵犯了個人的隱私權,違反了相關的法律法規。
第二,傳播低俗信息。有些低素質者借助于微博,傳播淫穢圖片,低俗內容等,嚴重腐蝕了人們尤其是廣大青少年的健康心理,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第三,進行惡意炒作,違法誹謗。由于微博即時、方便快捷等特點而且缺少監管,人們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這也就給一些人進行非法炒作、誹謗等提供了平臺,于是就有不少的惡意人身攻擊頻現媒體。
3.具體對策
第一,加強網絡監督,制定相應的網絡法律法規,對諸如像微博等網絡平臺進行管理規范、引導,使之真正成為一個自由、健康的方向發展,使之真正成為一個民意表達的窗口。
第二,宣傳教育廣大網民自覺維護網絡環境,做好網絡道德表率,堅決抵制低俗、淫穢等內容。
第三,實行網絡實名制,以防惡意、隨意的網絡侵害事件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