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散想象題的考查對象是考生的思維方式,這是基于對公務人員在日常工作需要的考量。公務員面對復雜的場景和突發狀況,需要突破程式化的思維模式和工作套路,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能動性。這就要求公務員具備很好的想象思維、聯想思維和發散思維能力,三者也是發散想象題命制和考查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一、發散想象題分類
(一)詞語發散想象
此種發散想象題以一兩個單音節字詞或者簡單短語為出發點,要求考生就此展開聯想。
例如:“對于‘算盤’,請盡可能多地列舉出在公務員工作中你能聯想到的詞匯。”
(二)畫面發散理解
此種發散想象題通常運用夸張、變形、假定、比喻、象征等手法,以幽默、風趣、詼諧的藝術效果,通過漫畫或者文字描述一種場景,描繪一種具有深刻含義的意象供考生發揮。
例如:“兩個圓,大小相同,相互分離。請問你會想到什么?”
0.99的365次方與1.01的365次方的差別,你怎么看待?
(三)故事發散啟示
此類試題與綜合分析類試題有些相似,但通常可以通過發散思維得出更加富有新意的答案,考查重點是考生的發散想象思維能力。故事發散啟示題首先以一個小故事為材料,通常為蘊含豐富哲理的簡短寓言,考生需根據故事主旨進行發散想象,最好能在傳統理解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例如:“有一種竹子,起初5年的時候沒什么變化,到第六年的時候每天以60厘米的速度瘋長,一直長到30米。起初的5年它是在積蓄能量,根系一直往下長。對于這個你有什么想法?”
(四)社會現象發散思考
社會現象發散思考題采用描述社會熱點現象的方式命題,需要考生據此表明自己的觀點,社會現象的復雜性決定了考生可以采用發散思維和聯想思維進行分析。
二、解題技巧
掌握技巧是快速高效解題的關鍵,鑒于此類試題的開放性和靈活性,我們將發散想象題的答題技巧概括為以下三點,供廣大考生參考:
第一,學科交叉,跨域聯通,開拓思路
發散想象類試題鼓勵創新,其變通性需要借助橫向類比、跨域轉化、觸類旁通等方法,使思維沿著不同的維度和方向發散,表現出極其豐富的多樣性和多面性。考生可將自己了解的多學科知識進行交叉,實現知識結構的跨域聯通、實踐經驗與理論知識的充分融合,從而開拓思路,得出合理而新穎的答案。
第二,破除“絕對”意識,變僵為活
發散想象題沒有固定的答案和答題套路,考生需要破除“絕對”、“惟一”等僵化意識,變僵化的套路為靈活的創意,習慣應試教育答題規律的考生需要格外注意思維方式的轉變。但同時也要避免極端的好惡與偏激的觀點,天馬行空的想象和漫無邊際的發散都不是科學的發散,要做到如放風箏般張弛有度、收放自如,提出的觀點要言之有據、答之成理,要符合社會基本規范和倫理道德,充分展現自己的綜合素質。
第三,融入真情實感,彰顯個性特征
發散想象題提倡考生對信息進行個性化解讀和加工。在各種結構化面試試題陷入套路化的桎梏之中時,發散想象題鮮明的個性特征無疑是一股清新的空氣,令考官眼前一亮。結合自己的專業背景、職位特點、報考單位、報考地區、過往經歷、興趣愛好、個人思想等,給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覺得你不僅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考生若能融入真情實感,將題目信息情緒化,賦予信息以感情色彩,會大大提高思維發散的速度,增強思維發散的效果,使答案驚艷出彩。
>>>更多面試資料及技巧,考生可點擊學寶云課堂查看,點擊進入:學習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