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考試總會結合社會熱點來考查,但熱點的積累猶如大海撈針,讓人摸不著頭腦,很多考生往往是信心滿滿地開始,垂頭喪氣地結束。在此,浙江公務員考試網特為大家帶來福利,以點到面,手把手帶大家一起學習熱點如何積累。本文根據李克強為全國群眾做的一場經濟公開課,將其在講話中涉及的知識點進行系統梳理,希望各位考生能夠以此為例,勇敢地邁出熱點積累的步伐。
一、總理經濟公開課思路整理
為推動經濟的持續協調發展,充分釋放發展紅利,亟需探索經濟改革新路子。擺在面前的兩條路子可以選擇:
(一)大赤字,發票子以擴大政府投資。短期來看有效果,但長遠來看難持續。國際借鑒:歐債危機——導致失業上升,社會福利難保障。而且擴大赤字帶來的結果是:
(1)正常市場經濟的破壞
(2)物價上漲進而導致群眾生活壓力加大,民不聊生
(二)貨幣政策不漲不減,推動穩重求進,穩重作為。確保中國經濟這輛自行車能夠平穩行進。(自行車原理)
如何才能保證經濟的平穩運行,保證中國經濟增長軟著陸?需要堅持三點:
1、以改革為突破口,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盤活存量
(1)盤活政府存量:政府過緊日子,縮減三公消費,砍掉5%,免除營業額2萬元以下小微型企業個人所得稅;把政府剩下來的錢用于促進社會企業的發展;
(2)盤活社會存量:推動機構改革,實現政企分開,例如:鐵道部改革試點,成立中國鐵路總公司。擴大社會融資范圍,吸收社會資本,用于國家建設實現雙贏。
2、推動結構調整,擴大內需,用消費拉動經濟增長
集中發展一批拉動國內消費水平的經濟要素:
(1)下發4G牌照,大力發展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
(2)推動電子商務有序、健康發展,鼓勵電子商務帶動國內就業;
(3)推行養老等健康服務業發展(大力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吸收社會資本進入養老產業;
(4)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的新型制造產業;
(5)大力實施棚戶區改造等社會公益事業項目建設。
通過以上措施,以進一步縮小東中西部收入差距,城鄉收入差距和已經形成的城市內部二元結構。
3、穩定出口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出口量第一大國,需要在貿易戰風起云涌的世界環境中生存就要著力提升出口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擺脫出口普通、低端加工制造業的現狀,大力推廣科技含量高、適應空間大的中、高端產品。
二、可用名言
1、中國現行經濟情況下,“池子里的錢”應經夠多了,決不能盲目擴大赤字,大發票子。
2、經濟發展要降速但絕不意味著不提質,更不是不作為,而是要穩中求進、穩重作為。
3、要實現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就要協調好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和市場“看不見的手”,決不能讓政府變成“閑不住的手,上下其手,頻頻越位”。
4、簡政放權要放好、放到位,讓“審批萬里長征圖”徹底消失。
5、要人民過上好日子,政府就要過緊日子。
6、克強總理向全體人民約法三章:一是政府用樓堂館所一律不得再建;二是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三是三公消費只減不增。
7、縮小差距的內涵:縮小東中西部的收入差距;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縮小現已形成的城市內部二元結構。
8、面對部分西方國家的損人不利己的貿易保護主義,中國經濟要注重質量和水平的真正提升,打造出口經濟升級版。
三、可用原理效應
自行車原理解釋:克強總理在全國公民經濟公開課中運用“自行車過快和過慢都容易摔倒,因此自行車行進當適速”。
類比1:國家經濟發展要適當降低速度,注重提升質量;
類比2:個人成長成才的路上要調整生活、工作節奏。
可用主題:
經濟發展要降速提質;糾正唯GDP論的錯誤政績觀;放慢生活節奏。
標準表述:
全面深化改革一年來,無論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動的各行各業創業的風起云涌,還是實體經濟的突破重圍、艱難起步,亦或是以網絡為載體的銷售、理財雨后春筍般涌現,讓世界見證了經濟發展的“中國速度”。然而我們也不得不看到大廣場、大草坪、大建筑的泡沫化城市發展仍存;“寧毀一座城、不落GDP”的殺雞取卵式經濟路子尚在;中國經濟這輛自行車將如何騎得穩健、騎得安全還需要轉變錯誤理念、調整產業類型,將未來中國建成山青、地綠、水清、氣爽的有品位、有質量的國家。
綜上所述,對熱點知識的各個角度分析到位之后,考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理解將其匯總成為一篇完整的文章,只有這樣才算對一個熱點有了透徹深入的掌握,也只有這樣才能在考試過程中調取自己的積累,提升文章水平。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希望以上內容對考生有所幫助!
申論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可參看2015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