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申論者得公考,失申論者失天下”,申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申論作文占分值較高,因此,要想答好申論,寫好作文是非常重要的。審題正確會決定整個文章的方向正確。那么,如何正確審題呢?下面就為考生詳細介紹:
一、審命題方式
(一)命題作文
所謂命題作文,即文章的標題在題干中已確定,考生不能做任何的修改。但是可根據標題的具體情況適當增加主副標題,使文章能體現主題+觀點。
1、不限主副標題的命題方式
例1:2013年國考副省級申論真題
“給定資料6”中的題字“歲月失語,惟石能言”能觸發人們許多思考和感悟,請參考“給定資料”,以“歲月失語,惟石能言”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選角度,立意明確,有思想性;
(2)聯系實際,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3)內容充實,語言暢達;
(4)總字數800—1000字。
該命題方式即為命題作文,“歲月失語,惟石能言”必須體現在文章標題中,如若考生為了使文章標題能更加清晰地體現“主題+觀點”,可考慮增加副標題。例標題為:
歲月失語 惟石能言 ——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承續中華民族文化
2、限定主副標題的命題方式
例2:2009年9月13日福建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
認真閱讀“參考文獻2”,結合給定資料內容,以“從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所想到的”為副標題,自選角度,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自擬主標題,觀點明確,分析深入,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生動流暢,總字數800—1000字。
該命題方式給定了副標題,考生必須自擬主標題,且應該符合標題中“主題+觀點”的要求,使標題能夠真正含沙射意,開門亮窗。例標題為:
落實流轉政策 保障農民權益——從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所想到的
(二)話題作文:一般是給定主題或給定主題范圍
1、題干信息給定了主題,因此給定的主題必須出現在文章標題中。
例:2011國家公務員考試副省級申論真題
參考給定資料,以“弘揚黃河精神”為主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
(1)中心論點明確,有思想高度;
(2)內容充實,有說服力;
(3)語言流暢,1000字左右。
該題給定了文章寫作的主題,因此應該使“弘揚黃河精神”這一主題體現在標題中。例:弘揚黃河精神 辦好黃河事情
2、給定主題范圍,結合一句話或者一個故事,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如此主題應首先從給定范圍里提煉,進而體現在文章的標題中。
例:2012國家公務員考試地市級申論真題
“給定資料5”畫線部分寫道:“無論我們認為自己已變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災害與人為災難始終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請結合你對這句話的思考,聯系自己的經驗或感受,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選角度,立意明確,有思想性;
(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3)語言流暢;
(4)總字數800—1000字。
題干中畫線部分意在強調憂患意識的重要性,這也是本文的一個主題,因此應使這一主題在標題中體現。例:
增強憂患意識 保障城市安全
(三)填空作文,所填的空即為文章的主題
例: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地市級申論真題
請以“讓……大放異彩”為題,寫一篇內容充實的文章。
要求:
(1)用恰當的文字替換“讓……大放異彩”中的省略號部分,使之構成一個完整具體的文章標題。
(2)主題應與“給定資料”相關,但素材不必拘泥于“給定資料”,要結合生活中的具體感受,切忌空談對策。
(3)觀點鮮明,結構完整,語言流暢。
(4)字數800—1000字。
該題中填空部分即為文章主題,例:讓中華文化大放異彩。
二、審行文角度
行文角度即考生對于文章主題的觀點,是文章立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真正體現考生獨到見解的亮點之處。從近幾年公務員考試申論文章的寫作角度上分析,大體分為三類——政論類、策論類及思辨類,從題干要求上主要限定的角度有策論類和思辨類,對于政論類未有過多的要求,主要結合的是文章的具體內容。結合具體題目作如下剖析:
1、策論類要求
例如從以上文提到的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地市級中“請以‘讓……大放異彩’為題,寫一篇內容充實的文章為例,題干中要求結合生活中的具體感受,切忌空談對策,因此本題要求從對策的角度進行論述,對策的分論點要符合題干要求的可行性、具體可操作性。
2、思辨類
所謂思辨類,即分析A與B關系,從A角度論述B的重要性,從B角度闡述A的意義。
例:2010國家公務員考試副省級申論真題
參考給定資料,圍繞”海洋的保護與開發“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
(1)思想深刻,觀點明確;
(2)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流暢;
(3)總字數800—1100。
本題從思辨的角度上看,可以從海洋的保護與開發兩個角度來論述海洋未來的發展,從而更好地體現文章所要闡述的觀點和主題,切中文章要害,避免離題萬里。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提醒各位考生通過仔細審文章的題干,可以更好地找準文章的主題和寫作的角度,從而真正的一擊中的,全面開花,收獲高分。
申論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可參看2016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