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策的具體可行歧視也就是考場上對于對策的擴充。一般一條對策用一個簡單的動詞短句描述出來之后,可以按照“主體+對象+方式手段+具體內容+目的效果”進行擴充。即“誰對誰通過什么手段做了什么,達到了什么樣的目的效果”。而且擴充時考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按照“材料為王”的原則,將材料中涉及到這五個方面的要點進行羅列即可達到對策具體可操作的效果。一般情況下,材料中出現較多的是方式手段、內容和目的效果,所以考生閱讀材料時也要著重關注這幾個方面。
以下面的題目為例進行詳細講解:
中小企業的發展對于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請結合給定資料2-5,談談中小企業如何才能更好地發展。
要求:對策具體可行、有針對性、條理清晰。不超過 400 字。
這是一道典型的提出對策題目,仔細審題我們可以發現,對策的來源主要在給定資料2-5,對策書寫時要具體可行。下面一起看一下給定資料2:
合肥市專門從產業投資引導基金中安排 1 億元,設立中小企業轉貸風險資金,由合肥市中小企業擔保公司、興泰擔保公司按 1:3 配套共同出資,嚴格控制用于困難企業續貸時的過渡周轉。
同時,合肥市將增加信貸投放。由合肥市金融辦負責協調各金融機構,在兩節兩會期間,增加信貸投放,提高不良貸款容忍度,不抽貸、不停貸。市屬國有擔保公司、小貸、典當等公司要對名單內企業加大支持,如果出現金融風險,由合肥市財政承擔部分或核減國有資本金。
合肥市把政府引導基金和增信類財政金融產品結合起來,繼續發行“大湖名城”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基金等增信類金融產品。從政府引導基金中切塊 2 億元,用于增信和擴大對中小企業的融資規模。合肥市興泰控股公司將立即啟動 2015 年“大湖名城”基金發行工作,盡快完成 10 億元信托產品發行計劃,其中在春節前發行 5 億元,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武漢將首次發行科技創新券,總額 2000 萬元,中小企業可用來購買技術,政府按面值 110%向技術提供方兌現,這是已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武漢市科技創新券管理辦法(試行)》透露出的信息。
給定資料2主要有4個段落,全是案例性的材料,分別給考生講述了合肥市以及武漢市引導中小企業的做法。合肥市分別是“設立中小企業轉貸風險資金” “增加信貸投放”“把政府引導基金和增信類財政金融產品結合起來”,武漢市的做法是“發行科技創新券”。這兩個城市的做法歸根到底都是錢財的投入和支持,所以我們可以將這則資料的對策提煉為“增加資金扶持”。然后再用兩個城市具體的投入支持方式作為擴充,這個要點可以寫成“增加資金扶持。通過設立中小企業轉貸風險資金、增加信貸投放、把政府引導基金和增信類財政金融產品結合起來、發行科技創新券等方式給予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資金扶持。”
申論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可參看2016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
